手外傷的飲食調理
時間:2015-03-23來源:求醫網
受傷部位瘀血腫脹,經絡不通,氣血阻滯,此期治療以活血化瘀,行氣消散為主。中醫認為,“瘀不去則骨不能生”、“瘀去新骨生”。可見,消腫散瘀為骨折愈合之首要。飲食配合原則上以清淡為主,如蔬菜、蛋類、豆制品、水果、魚湯、瘦肉等,忌食酸辣、燥熱、油膩,尤不可過早施以肥膩滋補之品,如骨頭湯、肥雞、燉水魚等,否則瘀血積滯,難以消散,必致拖延病程,使骨痂生長遲緩,影響日后關節功能的恢復。在此階段,食療可用三七10克,當歸10克,肉鴿1只,共燉熟爛,湯肉并進,每日1次,連續7-10天。
手外傷飲食調理:
方1〖組成〗獨頭蒜1個、威靈仙25克、芝麻油5克。
〖用法〗共搗爛,加米酒少許,沸水沖泡,約1碗,去渣服。
方2〖組成〗大蒜、黃酒各適量。
〖用法〗煮極爛,食蒜喝湯。
方3〖組成〗僵蠶末1.5克,姜汁3毫升。
〖用法〗調服,1日4次。
方4〖組成〗大豆2碗、酒6碗。
〖用法〗大豆炒半熟,粗搗篩,蒸約1小時后傾出盆中,加入酒(淋之),絞去渣,即得。每服適量,并以杏仁酒敷瘡。
〖主治〗金瘡傷破見骨,中風口噤。
方5〖組成〗蟬退、蔥汁各適量。
〖用法〗以蔥汁調蟬退末外敷患處,并以蔥60克,蟬謁12克煎服。
方6〖組成〗蟬退(炒研細末)30克,酒500毫升。
〖用法〗每取3克蟬退末以酒1杯服下。
〖主治〗破傷風發熱。
方7〖組成〗蜜蠟1塊、酒適量。
〖用法〗蜜蠟每取5~9克,熱酒1杯化開服。
〖說明〗配服玉真散(防風、自主、羌活、天麻、南星、白附子)更妙。
方8〖組成〗蠶子不拘量、酒適量。
〖用法〗每取3克蠶子入碗細研,暖酒50毫升調服,1小時后再1服。
方9〖組成〗杏仁50克、酒500毫升。
〖用法〗杏仁碎研,生用,不去皮尖,蒸后晾干再細研過,入酒,絞取汁,再服50毫升,每日2~3次,并摩敷瘡上。
〖主治〗金瘡中風,角弓反張。
〖說明〗汗出慎受風。
方10〖組成〗生蒜頭、黃酒適量。
〖用法〗煮至蒜極爛(勿需加水),每服250毫升左右,并渣頓服。
〖主治〗金瘡中風。
方11〖組成〗雞屎白(炒黃)、黃酒適量。
〖用法〗前一味布包浸酒,火偎半日,去渣溫服,分2次。未愈再作,并取莫菪根搗作餅安于瘡上。或用雀屎亦可。
〖主治〗金瘡中風發痙。
查看更多關于手外傷的飲食調理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