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的西醫治療方法
時間:2015-03-24來源:求醫網
中老人年是心律失常的易發人群,因此,很多人覺得自己還年輕,不會患上這樣的疾病,所以,都沒重視過它。殊不知,對于心律失常疾病的診療要從年輕的時候開始,不過,還是有不少人對該疾病的治療方法不太了解,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心律失常的西醫治療方法:
1.室上性心動過速:藥物治療室上性心律失常應包括終止急性發作和預防復發。終止急性發作多采用靜脈用藥。可選用:①普羅帕酮(心律平);②維拉帕米(異搏定);③三磷酸腺苷(ATP)或腺苷;④β受體阻滯劑如普萘洛爾(心得安);⑤洋地黃:西地蘭(毛花苷C注射液)0.4mg靜脈推注,對伴心功能不全者可作為優選。
2.室性心動過速:①室速如無顯著的血流動力學障礙,首先給予利多卡因靜脈注射,無效時可選胺碘酮靜脈注射;②有血流動力學障礙,如患者已發生低血壓、休克、心絞痛、充血性心力衰竭或腦血流灌注不足,應迅速施行直流電復律。
3.房顫與房撲
(1)心房纖顫:心室率<160次/分且血流動力學比較穩定,可用藥物控制心室率,常用藥物有洋地黃與異搏定。但應排除預激綜合征與病竇綜合征合并的房顫。
(2)慢性房顫有較高的栓塞發生率:過去有栓塞史、嚴重瓣膜病、高血壓、糖尿病、左心房擴大、冠心病等均為發生栓塞的危險因素,應口服華法林抗凝,不適合用華法林者,可改用阿司匹林100mg,每日1次。
(3)房撲患者亦可用維拉帕米或硫氮卓酮,減慢房撲心室率;奎尼丁、普羅帕酮亦能有效轉復房撲并預防復發,應事先用β受體阻滯劑、鈣通道阻滯劑減慢心室率。對房撲合并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嚴重心臟病患者,以選用胺碘酮較為適宜。如房撲持續發作,治療目標在減慢心室率,保持血流動力學穩定。
查看更多關于心律失常的西醫治療方法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