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斜弱視的西醫治療
時間:2015-03-24來源:求醫網
兒童的視覺器官——眼睛及大腦視覺中樞若發育不良或有眼病等損傷,會造成兒童的視覺功能低下,成為低視力兒童甚至是盲童。這對兒童身心的健康成長會產生嚴重影響,給家庭和社會增加更多、更重的負擔。在兒童眼病的預防和治療中,家長的作用至關重要。我國的小兒弱視發病率高,與不能得到及時治療有關,主要原因就是家長對該病的認識不夠。
弱視對兒童的危害
弱視,是指眼球內外經過檢查未見有器質性病變,而視力不能矯正到正常者。弱視眼睛的視力在0.8-0.9以下。
損害生活質量
眼睛是人類心靈的窗口,通常個人對外界信息的獲取90%有賴于視覺。兒童視力不良,不僅僅影響他們當前的生活、學習,而是影響其一輩子,并增加國家的負擔。
損害長期視力
弱視的最大危害是患兒不僅雙眼或單眼視力低下,而且沒有完善的雙眼視覺功能,沒有精細的立體視覺。通常專家們認為弱視的危害大于近視,因為單純近視的兒童,看遠模糊,看近清楚,視覺細胞和神經還能受到外界物象的刺激而不會衰退,而弱視則不同,由于視覺細胞和神經長期受不到外界物象的準確刺激而衰退,遠視力低于0.8,如果不及時防治,視力便會長期低下。
早預防,早發現
定期查視力
家長可自購一張標準視力表,掛在光線充足的墻上,在5m遠處讓孩子識別。反復認真檢查幾次,若一眼視力多次檢查均低于0.8,則確診患有眼病,需要及時排查是否患有弱視。
平時注意觀察
除了視力低下以外,弱視兒童往往還有其他表現,如斜視、視物歪頭、瞇眼或貼得很近看物體等等。一旦發現孩子有上述現象,應盡早到醫院眼科檢查確診,因為約有1/2的斜視合并弱視。
遮蓋試驗
對于嬰幼兒和不能配合檢查視力的幼兒,可有意遮蓋一眼,讓孩子單眼視物,若哭鬧不安或撕遮蓋物,就提示未遮蓋眼視力很差,應盡早到醫院檢查。
較好治療期——學齡前
很多家長認為,弱視應等到上學后再治療,那時孩子也懂事了,治療起來容易配合,其實這是錯誤的。醫學上認為,弱視治療與年齡密切相關,年齡越小,效果越好。相關研究表明:0-7歲為較好治療期,其中3-7歲由于孩子的配合程度較好,治療效果也較好,80%-90%都可治愈,7-10歲尚可治療,10-12歲不易治療,12歲以后治療效果微乎其微,成人以后治療已經無效。
家長的配合是成功治療小兒弱視的關鍵
家長在兒童弱視治療中的作用至關重要,是成功的關鍵。因為弱視的治療過程較長,家長要有信心,有耐心,同時還要精心、細心。
1.眼鏡配好后一定要督促患兒堅持戴用,可根據情況遮蓋治療并按醫囑定期做散瞳驗光檢查。
2.戴鏡、遮蓋治療的同時,一定要加強精細作業的訓練。弱視眼越用,視力提高越快。家長可經常變換新的形式,自制或選購一些輔助治療器具,提高患兒訓練的興趣。
3.如采用光學藥物壓抑療法,除堅持戴鏡外,要按醫囑準時點用規定濃度的阿托品眼液散瞳。
4.家長應按醫囑定期帶患兒到醫院復診,以便醫生判定療效和隨時調整治療方案。一般每月復診1次。視力恢復正常后的半年內仍要求每月復查,防止弱視復發,以后逐步改為3個月、半年復診1次,直到視力保持3年正常,弱視才算完全治愈。
查看更多關于小兒斜弱視的西醫治療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