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預防“老慢支”的四部曲
時間:2015-01-25來源:求醫網
氣管炎是指氣管、支氣管黏膜及其周圍組織的慢性非特異性炎癥,是嚴重危害人民群眾健康的常見病和多發病,50歲以上患者高達15%。其主要癥狀是咳嗽、咳痰、喘息或氣短,尤以清晨或夜間為重。
專家提醒:這個季節要注意改善居室環境,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杜絕煙塵污染。秋季空氣中致敏物較多,氣管炎患者還應盡量減少室外活動,避免與過敏源接觸。
老年慢性支氣管炎,簡稱“老慢支”,也就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種重要的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患病人數多,病死率高。由于其緩慢進行性發展,嚴重影響患者的勞動能力和生活質量。COPD患者在急性發作期過后,臨床癥狀雖有所緩解,但其肺功能仍在繼續惡化,并且由于自身防御和免疫功能的降低以及外界各種有害因素的影響,經常反復發作,而逐漸產生各種心肺并發癥。穩定期康復治療的根本目的在于預防急性發作,改善日常活動能力,盡可能恢復受損的心肺功能,防止或減緩心肺功能的減退。
近年來,一些國家和地區分別制定了COPD的診治規范,其中不同程度地強調了呼吸康復治療的重要性。
穩定期COPD的主要康復治療措施包括衛生宣教、心理支持、藥物治療、預防感染、物理治療和運動鍛煉、長期氧療、營養治療、呼吸肌鍛煉等。
癥狀
起病緩慢,病程較長。主要癥狀:
慢性咳嗽:隨病程發展可終身不愈,常晨間咳嗽明顯,夜間有陣咳或排痰。
咳痰:一般為白色黏液或漿液性泡沫痰,偶可帶血絲,清晨排痰較多。急性發作期痰量增多,可有膿性痰。
氣短或呼吸困難:早期在勞力時出現,后逐漸加重,以致在日常生活甚至休息時也感到氣短,是COPD的標志性癥狀。
喘息和胸悶:部分患者特別是重度患者或急性加重時出現的喘息
其他:晚期患者有體重下降,食欲減退等。
體征
早期體征可無異常,隨疾病發展出現以下體征
視診:胸廓前后徑增大,肋間隙增寬,劍突下胸骨下角增寬,稱為桶狀胸,部分患者呼吸變淺,頻率增快,嚴重者可有縮唇呼吸等。
觸診:雙側語顫減弱
叩診:肺部過清音,心濁音界縮小,肺下界和肝濁音界下降
聽診:雙肺呼吸音減弱,呼氣延長,部分患者可聞及濕性啰音和或干性啰音。
鑒別診斷
1 支氣管哮喘
多在兒童或青少年期發病,以發作性喘息為特征,發作時兩肺布滿哮鳴音,常有家庭或個人過敏史,癥狀經治療后可緩解或自行緩解。哮喘的氣流受限多為可逆性,其支氣管舒張試驗陽性。
2 支氣管擴張
有反復發作咳嗽、咳痰特點,常反復咯血。
3 肺結核
可有午后低熱、乏力、盜汗等結核中毒癥狀,痰檢可發現抗酸桿菌,胸部X片檢查可有病灶。
4 彌漫性泛細支氣管炎
大多數為男性非吸煙者,幾乎都有慢性鼻竇炎,X線胸片和高分辨率CT顯示彌漫性小葉中央結節影和過度充氣征,紅霉素治療有效。
5 支氣管肺癌
刺激性咳嗽咳痰,可有痰中帶血。
6 其他原因所致的呼吸氣腔擴大
查看更多關于老年人預防“老慢支”的四部曲的相關常識>>
- 慢性阻塞性肺病治療方法 |
- 慢性阻塞性肺病病因 |
- 慢性阻塞性肺病飲食 |
- 慢性阻塞性肺病專家 |
- 慢性阻塞性肺病醫院
- 慢性阻塞性肺病治療指南 |
- 慢性阻塞性肺病癥狀 |
- 慢性阻塞性肺病檢查 |
- 視頻 |
- 慢性阻塞性肺病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