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肝炎(甲型病毒性肝炎、甲肝 )
引起甲型肝炎的病因是什么
甲型肝炎是由通過感染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急性肝臟炎癥,主要經糞-口途徑傳播,發病以兒童和青少年多見,是我國常見的腸道傳染病之一,在病毒性肝炎中發病率及感染率最高。甲型肝炎傳染源通常是急性患者和亞臨床感染者,病人自潛伏末期至發病后10天傳染性最大,糞-口途徑是其主要傳播途徑,日常生活接觸是散發病例的主要傳播途徑。
1.年齡因素:甲型肝炎在流行地區多見于6個月齡后幼兒,隨著年齡增長,易感性逐漸下降,所以甲型肝炎在成人中較少見。有報道甲型肝炎亦可通過血液傳播和垂直傳播(國外醫學流傳分冊1994),尚待進一步研究。
2.環境因素:甲型肝炎以糞口途徑為主要傳播途徑,糞口傳播的方式是多樣的,一般情況下,日常生活接觸傳播是散發性發病的主要傳播方式,因此在集體單位如托幼機構,學校和部隊中甲型肝炎發病率高。
3.易感性與免疫力:人群未注射甲型肝炎疫苗者對HAV普遍易感,患過甲型肝炎或感染過甲型肝炎病毒的人可以獲得持久的免疫力。
4.康復期休息不好是復發的主要原因:如活動過多、過度疲勞、睡眠不足等,據甲型肝炎大流行時,住入某醫院的2608例患者中,有38例(1.45%)因復發而黃疸消退后的甲型肝炎患者,已無需再行嚴格限制或隔離。但為了最大限度地防止甲型肝炎病毒擴散,我國規定對甲型肝炎患者采取隔離措施,自發病日起不少于30日。第一次住院。經詳細調查,其中87.5%的患者是因在康復期休息不好而復發的。
5.飲食因素:水和食物的傳播,特別是水生貝類如毛蚶等是甲型肝炎爆發流行的主要傳播方式。飲食上濫吃滋補品或服用過多種類的藥物。
6.康復期感染疾病或受到刺激:如感冒、腸炎、飲酒、精神受刺激等因素,都將增加剛剛修復的肝臟的負荷,導致肝炎夏發。
7.機體免疫力低下:不能產生足夠的甲型肝炎病毒抗體免疫球蛋白G,清除病毒或甲型肝炎病毒抗體免疫球蛋白G持續時間短,可導致甲型肝炎病毒的再感染。
- 友情鏈接:
- 甲型肝炎地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