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源性休克(暫無)
心源性休克的日常保健方法有哪些
心源性休克病人應立即送重癥監護病房,但在此之前,應每15min測量一次心率、血壓和呼吸,觀察意識狀況以及血氣分析的變化。應強調的是早期發現微循環障礙、手足發冷、血壓下降均為早期臨床表現,應及時報告醫生。同時必須增加心肌供氧量,以最大限度增加心排血量,可通過鼻導管給O 2 3~5L/min,如果病人呼吸困難,低氧血癥和嚴重肺水腫需使用機械通氣。
心源性休克患者適度鍛煉
一般來說,要達到鍛煉的目的,每周至少要有三次認真的體育鍛煉,每次不少于20分鐘,但也不宜超過50分鐘。開始時要先活動一下身體,如舉臂、伸腿等。鍛 煉結束時要做一些放松活動,不應立即停止活動,更不應鍛煉后馬上上床休息,否則容易引起頭暈,對心臟不利。在參加體育鍛煉之前,應該先測定體力耐受程度。 運動鍛煉不要過度,過度會導致血壓急劇上升,使左心室過度疲勞和促使發生心力衰竭。運動量一般可視年齡和健康狀況而定。如果是心、肺功能都正常的人,可以 根據鍛煉后的最高心率限度來定。
心源性休克患者放松精神
愉快陜生活保持心境平和,對任何事物要能泰然處之;參加適當的體育活動但應避免競爭激烈的比賽,即使比賽也應以鍛煉身體增加樂趣為目的,不以輸贏論高低。
心源性休克病人不要在飽餐或饑餓的情況下洗澡
水溫較好與體溫相當,水溫太高可使皮膚血管明顯擴張,大量血液流向體表,可造成心腦缺血。洗澡時間不宜過長,洗澡間一般悶熱且不通風,在這樣環境中人的代謝水平較高,極易缺氧、疲勞,老年冠心病病人更是如此。
當心源性休克病人疼痛或焦慮不安時,需給予鎮靜劑或鎮痛劑,不過應注意鎮靜、鎮痛劑可能改變呼吸頻率,在轉入ICU之前還要準確記錄病人的出入量。在ICU,病人可插入Swan-Ganz導管監測血流動力學變化每天補液量不應加重心室負荷,保持肺毛細血管楔壓在1.87~2.40kPa。出現肺水腫時應及時應用利尿劑,同時經靜脈選擇輸注多巴酚丁胺、多巴胺、氨利酮等以增加心肌收縮力,也可酌情用血管擴張劑(硝酸甘油或硝普鈉)以減輕左心室負荷。
- 友情鏈接:
- 心源性休克地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