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脫垂(子宮脫出)
子宮脫垂患者的保健措施
1、注意臥床休息,睡時宜墊高臀部或腳部,抬高二塊磚的高度。
2、產后不過早下床活動,特別不能過早地參加重體力勞動。
3、避免長期站立或下蹲、屏氣等增加腹壓的動作。
4、保持大小便的通暢。
5、及時治療慢性氣管炎、腹瀉等增加腹壓的疾病。
6、哺乳期不應超過兩年,以免子宮及其支持組織萎縮。
7、適當進行身體鍛煉,提高身體素質。
8、加強婦女的勞動保護。過度的負重作用及體姿用力是子宮脫垂的重要原因之一,加強婦女的勞動保護,是預防和減少子宮脫垂的可靠保證。
9、做好青春期保健。女子在12~18歲間稱為青春期。由于青春期卵巢及女性生殖器官尚未完全發育成熟,容易受外界和內在環境的影響而發生各種疾病從而影響女子的正常發育和生殖功能。發育不良的女子,其肌肉虛弱,韌帶張力較差,往往伴有腹壁松弛而無力稱無力型體格。該類人通常伴有內臟器官下垂(如腎下垂、胃下垂等)如果由于某些原因而使腹內壓力增加,就容易發生子宮脫垂。因此,做好青春期保健,對保證婦女身體健康及正常發育、預防子宮脫垂的發生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10、注意月經期保健。月經期雖屬生育期婦女的一種生理現象,但是,婦女在月經期間大腦皮質興奮性降低。加之,受內分泌的影響而盆腔充血,故全身及局部抵抗力都降低。如不注意月經期保健,容易引起婦女各種急慢性疾病,影響婦女身體健康。特別是婦女在月經期間受到冷的刺激(主要是冷水),容易引起卵巢功能紊亂而導致月經失調,甚至閉經。閉經時,由于卵巢功能減退,雌激素分泌少,致使盆腔支持組織張力減退,容易發生子宮脫垂,因此,加強月經期保健,對預防子宮脫垂的發生也有很大的意義。
婦產科疾病
- 婦科炎癥
- 婦科腫瘤
- 宮頸糜爛
- 月經不調
- 子宮內膜異位癥
- 更年期綜合癥
- 卵巢囊腫
- 外陰白斑
- 乳腺增生
- 女性不孕
- 婦科疾病
- 子宮肌瘤
- 盆腔炎
- 恥骨聯合分離癥
- 乳頭溢液
- 積乳囊腫
- 絕經
- 功血
- 陰道痙攣
- 卵巢性不孕
- 原發性痛經
- 子宮性不孕
- 妊娠期急性脂肪
- 急性宮頸炎
- 慢性子宮內膜炎
- 妊娠嘔吐
- 宮頸性不孕
- 霉菌性外陰炎
- 婦科檢查
- 細菌性陰炎
- 盤腔炎
- 子宮息肉
- 輸卵管積水
- 產褥期乳腺炎
- 乳頭內陷
- 卵巢炎
- 乳房脹痛
- 白帶異常
- 崩漏
- 閉經
- 滴蟲性外陰炎
- 滴蟲性陰道炎
- 附件炎
- 黃體囊腫
- 結核性陰道炎
- 卵泡囊腫
- 霉菌性陰道炎
- 輸卵管炎
- 外陰炎
- 細菌性陰道炎
- 陰道炎
- 子宮頸息肉
- 子宮頸炎
- 子宮內膜息肉
- 子宮內膜增生
- 子宮肉瘤
- 子宮脫垂
- 友情鏈接:
- 子宮脫垂地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