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腫瘤標記物診斷腫瘤
時間:2015-02-02來源:求醫網
腫瘤標記物是某些腫瘤細胞上存在或分泌、排出到體液中的物質,可大致分為腫瘤細胞分泌物和腫瘤細胞表達物兩類。這些物質,有的是不存在于正常人體內,只見于胚胎時期;有的是存在于正常人體內但含量微弱,患癌癥時才超過正常值。
通過腫瘤標記物診斷腫瘤:
甲胎蛋白(AFP):在胎兒時期存在,出生后下降,正常人<5微克/升,肝細胞發生癌變后明顯升高,是診斷肝癌的常用指標。一般來說,AFP>500微克/升L時,其診斷肝癌的陽性率可以達到70%~90%,特異性較好。
癌胚抗原(CEA):存在于胚胎胃腸黏膜上皮細胞和一些惡性組織的細胞表面,正常人血清值<30微克/升(不同實驗室正常值有差別),CEA升高主要見于結腸癌,但也見于胰腺癌、乳腺癌、肺癌、甲狀腺癌以及某些非癌患者,因此,CEA作為診斷意義并不大,但作為已經明確診斷癌癥并進行手術等治療后,定期進行檢測(2~4周1次),可以幫助分析療效、判斷預后、預測復發已經是否轉移有價值。
CA19-9:是一種神經節苷酯,沒有器官特異性,在多種腺癌中升高,如胰腺癌、肺癌、結腸癌、胃癌,其中以胰腺、胃、膽管癌的敏感性較高,是胰腺癌的較可靠標志。CA19-9測定有助于判斷預后,其復發和轉移的預測往往先于放射線檢查發現。CA19-9與CEA聯合檢測鑒別膽結石和膽囊癌,還可以提高對胃癌篩選普查的敏感性和特異性。
CA12-5:正常胎兒和成人卵巢細胞不表達CA12-5抗原,卵巢癌上皮細胞敏感性高,但特異性不高,因為它也存在于乳腺、肺、良性和惡性滲出液中。CA12-5與腫瘤復發有關,因此,有助于隨訪病情,而且它是第二次治療的重要參考指標。
CA24-2:在正常的胰腺、結腸黏膜中存在,但很微弱。在胰腺癌和結腸癌中升高,對胰腺癌的診斷的陽性率高達74%~79%。
CA15-3 是監測乳腺癌的重要抗原,存在于多種腺癌細胞中,如乳腺癌、肺腺癌、卵巢癌、胰腺癌等。對乳腺癌的相關性較高,對乳腺癌的敏感性和特異性都高于CEA,因此,主要用于判斷乳腺癌的進展和轉移、監測治療和復發。
鱗狀上皮細胞癌抗原(SCC):特異性高,但敏感性低,用于監測宮頸癌、肺癌、頭頸部上皮癌。
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只存在于前列腺腺泡及導管上皮細胞胞漿中,是前列腺癌較特異的標志。陽性率高于63%,用于診斷前列腺癌、鑒別轉移性腺癌的來源,判斷療效和預后。
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是存在于胎盤中的一種糖蛋白,正常人血中微量,懷孕時尿中和血中水平升高,用于監測非精原細胞瘤的治療反應及復發情況,尤其是絨毛膜上皮癌的診斷、療效觀察、預測預后有重要價值。
神經元烯醇化酶(NSE):存在于神經元及神經來源的細胞中,是神經細胞癌和小細胞肺癌的標志物,尤其對于小細胞肺癌,其特異性和敏感性均高,可用于診斷、鑒別診斷、療效和病情評估。
β2-微球蛋白(β2-MG):用于診斷淋巴增殖性疾病如白血病、淋巴瘤、多發性骨髓瘤,其水平高低與瘤細胞數量、生長速率、預后、疾病活動性有關。
鐵蛋白(SF):在多種癌癥患者血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在肝癌患者中陽性率高答70%以上,可以輔助肝癌的診斷。
CA50:是一種非特異性的廣譜腫瘤標志物,是一種唾液酸酯和唾液酸糖蛋白,正常組織中一般不存在。當細胞惡變時,糖基化酶被激活,造成細胞表面糖基結構改變而成為CA50標志物。
近年來,新的腫瘤標記物不斷發現、檢查手段不斷完善,使得其靈敏性和準確性不斷提高。通過對腫瘤標志物檢測,可以早期預警或輔助診斷、分析病程、指導 治療、監測復發或轉移、判斷預后等。
查看更多關于通過腫瘤標記物診斷腫瘤的相關常識>>
推薦閱讀
- 食管腫瘤可以并發哪些疾病?
- 食管腫瘤會并發哪些疾病
- 食管腫瘤可以并發哪些疾病?
- 口咽良性腫瘤疾病概述
- 跟食管腫瘤容易混淆的疾病
- 有多少疾病容易與食道腫瘤混淆?
- 食管腫瘤應與哪些疾病相鑒別!
- 食道腫瘤會由哪些疾病發展而來?
- 泌尿系疾病健康知識一——腎盂輸尿管腫瘤
- 淋巴癌是一種什么樣的腫瘤疾病呢
- 關于發布《疾病管理基本數據集第6部分:腫瘤病例管理》等4項強制性行業標準的通告(衛通〔2012〕11號)
- 乳腺纖維瘤是女性最多見的乳腺疾病,是一種良性腫瘤。由于乳腺纖維瘤易復發,因此很多女性對此十分頭疼,下面吉林白城博愛醫院的專家會做詳細介紹,希望對患者有所幫助。 吉林乳腺病醫院醫院婦科專家稱,手術切除是治療乳腺纖維瘤的惟一有效辦法。手術前大夫通常均會告訴患者術后腫瘤有復發的可能,其實“復發”并不是真正的復發,可能存在下列兩種情形: 1、乳腺其它位置新產生的腫瘤。一般說來,乳腺纖維腺瘤均有包膜,為
腫瘤科疾病
- 多發性骨髓瘤
- 胃癌
- 結腸癌
- 軟組織肉瘤
- 腫瘤與疼痛
- 肺癌
- 食管癌
- 食管良性病變
- 淋巴瘤
- 胃癌
- 結腸癌
- 腫瘤與疼痛
- 軟組織肉瘤
- 直腸癌
- 腫瘤疾病
- 肺癌
- 甲狀腺癌
- 食管癌
- 縱隔腫瘤
- 垂體腺瘤
- 脊髓腫瘤
- 顱內腫瘤
- 泌尿系腫瘤疾病
- 軟組織肉瘤
- 胸主動脈瘤
- 乳腺癌
- 乳腺纖維腺瘤
- 肝癌
- 肝血管瘤
- 胰腺癌
- 婦科腫瘤
- 小兒血液腫瘤
- 小兒腫瘤
- 小兒骨腫瘤
- 眼眶病眼腫瘤
- 骨腫瘤
- 脊柱腫瘤
- 鼻咽癌
- 口腔頜面腫瘤
- 皮膚腫瘤
- 腎癌
- 前列腺癌
- 膀胱癌
- 黑色素瘤
- 間質瘤
- 宮頸癌
- 骨癌
- 膠質瘤
- 腦動脈瘤
- 聽神經瘤
- 垂體瘤
- 顱咽管瘤
- 腦瘤
- 子宮癌
- 淋巴癌
- 卵巢癌
- 血管瘤
- 脂肪瘤
- 胰腺腫瘤
- 陰莖癌
- 賁門癌
- 腦膠質瘤
- 脂肪肉瘤
- 肺腺癌
- 肉瘤
- 非霍奇金淋巴瘤
- 舌癌
- 錯構瘤
- 骨瘤
- 軟骨瘤
- 甲狀腺腺瘤
- 骨巨細胞瘤
- 軟纖維瘤
- 神經膠質瘤
- 頸部血管瘤
- 軟組織腫瘤
- 外陰腫瘤
- 非骨化性纖維瘤
- 殘胃癌
- 早期乳腺癌
- 輸尿管腫瘤
- 漿細胞瘤
- 食管平滑肌瘤
- 中耳癌
- 小腸腫瘤
- 膽囊腫瘤
- 骨髓瘤
- 骨樣骨瘤
- 皮膚纖維瘤
- 霍奇金淋巴瘤
- 蔓狀血管瘤
- 小兒血管瘤
- 腦垂體腺瘤
- 腎盂癌
- 睪丸腫瘤
- 胸腺癌
- 炎性乳腺癌
- 鼻血管瘤
- 腸癌
- 腸腫瘤
- 唇癌
- 大腸癌
- 膽管癌
- 膽脂瘤
- 腹部腫塊
- 睪丸癌
- 結直腸癌
- 口腔癌
- 淋巴管瘤
- 鱗狀細胞癌
- 毛囊瘤
- 腦血管瘤
- 尿道癌
- 氣管腫瘤
- 上頜竇癌
- 腎錯構瘤
- 腎腫瘤
- 嗜鉻細胞瘤
- 外陰癌
- 外陰浸潤性鱗癌
- 外陰平滑肌肉瘤
- 外陰乳頭狀瘤
- 外陰脂肪瘤
- 胃平滑肌瘤
- 纖維肉瘤
- 心臟內粘液瘤
- 星形細胞瘤
- 胸腺瘤
- 胸腺囊腫
- 牙齦癌
- 牙齦瘤
- 眼部腫瘤
- 胰腺囊腫
- 陰道癌
- 尤文氏肉瘤
- 原位癌
- 粘液表皮樣癌
- 蛛網膜囊腫
- 胃腸道癌
- 胃惡性淋巴瘤
- 胃畸胎瘤
- 腸系膜動脈瘤
- 腸系膜囊腫
- 腸系膜腫瘤
- 腸血管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