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動脈炎(不典型主動脈縮窄癥)
大動脈炎該怎么治療
大動脈炎屬多發性病變,當累計鎖骨下動脈、胸腹主動脈、腎動脈、髂動脈或冠狀動脈產生明顯局限性狹窄,引起腦、心臟、肢體相應缺血時,有介入治療指征者,應優選介入治療,可獲得較好的療效。由于動脈擴張后再狹窄發生率較高,約20%~30%,故近幾年來,對腎動脈開口部狹窄,或伴有動脈夾層,或再狹窄的患者,主張在擴張的基礎上,植入支架可明顯減少再狹窄發生率。
隨著介入治療的完善,介入療效不斷提高,該療法創傷小,并發癥低,對于動脈局限性狹窄,可進行球囊導管擴張,或放置內支架,近期療效滿意。對發生動脈瘤的病人,可進行腔內支架人工血管置入術,遠期療效有待于評價。
藥物或介入治療無效,并有外科治療指征者,應采用手術治療,可解決或改善狹窄遠端缺血癥狀,防止發生并發癥。外科治療效果尚不能肯定,主要是針對受累血管狹窄或閉塞引起的腎血管性高血壓、腦缺血癥狀、主動脈瘤和主動脈瓣返流及冠狀動脈狹窄等,采取切除局限性狹窄、內膜血栓切除、人工血管重建或冠狀動脈、腎動脈搭橋手術等。但外科手術在疾病活動期進行,危險性較大,必須待炎癥控制后才能進行。經皮腔內血管成形術,為大動脈炎的治療開辟了一條新途徑。目前已成功地用于治療腎動脈狹窄、腹主動脈狹窄、頸動脈和鎖骨下動脈狹窄。
- 友情鏈接:
- 大動脈炎地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