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病綜合癥有哪幾種癥狀
時間:2015-10-16來源:求醫網
腎病綜合癥患者通常呈負氮平衡,在高蛋白負荷時,可轉為正氮平衡,高蛋白負荷可能因腎小球濾過蛋白增加而使尿蛋白排出增多,故血漿蛋白升高不明顯,但同時服用血緊張素轉換酶遏制藥,可阻抑尿蛋白的排泄,血白蛋白濃度可明顯上升。下面來看看關于腎病綜合癥有哪幾種癥狀的介紹。
一、水腫
腎病綜合癥患者最引人注意的癥狀是逐漸加重的全身水腫,初始晨起眼瞼,面部,踝部可見水腫。隨著病情發展水腫波及全身,并出現胸腔積液,腹水,心包積液,縱隔積液,陰囊或陰唇水腫,也可出現肺水腫,嚴重者雙眼不能睜開,頭頸部變粗,皮膚可呈蠟樣蒼白,加之胸,腹水的存在,故出現明顯呼吸困難,不能平臥只能端坐位,若有皮膚損傷,則組織內液溢出且不易停止,水腫與體位關系明顯,如出現與體位無關的水腫,應疑及靜脈血栓形成,水腫的嚴重程度一般與低白蛋白血癥的程度呈正相關,一般認為水腫主要是由大量蛋白尿引起血漿蛋白(尤其白蛋白)下降,血漿膠體滲透壓減低,血管內水分向組織間隙移動所致,另有認為本征的水腫與原發性腎性鈉水潴留有關,可能的因素是腎小球濾過率下降。腎小管重吸收增加。遠端小管對血漿心房肽(ANP)反應能力下降。
二、高脂血癥
腎病綜合癥患者總膽固醇,三酰甘油明顯增加,低密度脂蛋白(LDH),極低密度脂蛋白(VLDH)水平升高,高脂血癥與低白蛋白血癥有關,LDL/HLDL僅于血清白蛋白低于10~20g/L時才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正常或下降,LDL/HDL比率升高,使發生動脈硬化性合并癥的危險增大,高脂血癥與血栓形成及進行性腎小球硬化有關。患者可呈脂質尿,尿中出現雙折光的脂肪體,可能為內含膽固醇的上皮細胞或脂肪體管型。
三、大量蛋白尿
大量蛋白尿是腎病綜合癥的標志,主要成分是白蛋白,也含有其他血漿蛋白成分,腎小球基底膜通透性變化是蛋白尿產生的基本原因,電荷屏障和機械屏障(腎小球毛細血管孔徑屏障)的變化,腎小管上皮細胞的重吸收和分解代謝能力對蛋白尿的形成也有影響,腎小球濾過率,血漿蛋白濃度和蛋白攝入量等直接影響蛋白尿的程度,腎小球濾過率降低時,蛋白尿會減少。嚴重低蛋白血癥時,尿蛋白排出量可增加,高蛋白飲食會使尿蛋白排出增加。因此,僅以每天蛋白定量的方法,不能準確判斷尿蛋白的程度,可進一步做白蛋白清除率,尿蛋白/肌酐(>3.5常為腎病范圍蛋白尿),尿蛋白電泳檢出尿中IgG成分增多提示尿蛋白選擇性低,尿蛋白選擇性無肯定的臨床價值,現已少用。
查看更多關于腎病綜合癥有哪幾種癥狀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