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腦癱的生活護理有哪些
時間:2016-02-26來源:求醫網
小兒腦癱的生活護理有哪些?小兒腦癱是一種致殘率非常高的腦損傷疾病,關于小兒腦癱的治療原則是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最為重要。由于小兒腦癱患兒運動能力低下、平衡協調能力差,往往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出現進食、穿衣、入廁、沐浴、睡眠等困難,且易發生跌倒等安全意外,所以需加強日常生活護理。那么,小兒腦癱的生活護理有哪些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小兒腦癱的生活護理包括以下三方面:
1、抱位姿勢:
對于痙攣型小兒腦癱雙下肢內收肌張力高的患兒,應注意保持下肢的外展,即雙腿分開在抱者髖部,讓患兒把頭枕在抱者肩上。手足徐動型小兒腦癱患兒由于出現不隨意運動,應采取將患兒的雙手合在一起,雙側腿靠攏,關節屈曲盡量靠近胸脯的姿勢抱在胸前或身體的一側。肌張力低下型患兒,由于全身軟癱,抱患兒時,應幫助把雙腿屈曲頭微微下垂,使他有一個很好的依靠。
2、臥位姿勢:
下肢肌張力較高的小兒腦癱患兒在睡眠時應把其雙腿分開,側臥或仰臥,雙腿之間要夾一小軟枕頭,以免雙下肢過緊引起內收肌張力過高;手足徐動型患兒睡眠易驚應保持側臥位,雙上肢屈曲并抱在一起,雙下肢也呈屈曲狀;單側小兒腦癱的患兒應保持患側在上的側臥位或仰臥位,避免患側長時間受壓引起不適。
3、進食困難的護理:
進食困難是小兒腦癱患兒常見的問題之一,主要與進食姿勢、咀嚼肌和吞咽困難有關。因此選擇正確的喂食姿勢、合適的食物和適宜的餐具非常重要。對于小兒腦癱患兒應選擇從流質、半流質、奶的混合物、固體食物等種類并逐步過渡到正常飲食。
對年齡較大的小兒腦癱患兒可給予一些稍硬的食物放入口內,如餅干,以促進舌的攪拌功能,刺激小兒腦癱患兒的上、下頜做咀嚼對齒的動作,還可以做面部兩側咬肌的手法按摩,使之松弛便于進食;要訓練小兒腦癱患兒的吞咽功能,最先要從吸吮開始訓練,先由訓練者吸吮患兒食物,然后患兒自吸其食物,以體會吸吮感覺,反復訓練增加到中等吸吮力量為止,然后上提喉部,指導小兒腦癱患兒做吞咽動作,這樣連貫起來先吸吮后提喉,形成吞咽運動,訓練到不流口水為止,之后用冰塊訓練患兒吞咽,最后就可慢慢規律性進食。餐具要有把手,勺要選用淺平,勺柄要長便于把握。
關于“小兒腦癱的生活護理有哪些”就為大家介紹到這里,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另外,專家還提醒患者家屬朋友小兒腦癱患兒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講究衛生定期洗浴更衣,要有專人守護,注意安全,以免造成意外傷害。
查看更多關于小兒腦癱的生活護理有哪些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