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行人工關節置換術后患者有哪些表現
時間:2016-03-30來源:求醫網
進行人工關節置換術后患者有哪些表現?人工關節置換術是有兩面性的,如果有患者進行此項手術成功了,就會有人進行此項手術失敗,所以患者在術后的表現是不同的,那么,進行人工關節置換術后患者有哪些表現?包括患者可以正常生活以及患者出現感染的情況,下面我們就來詳細的介紹一下,希望下面的文章會對大家有所幫助。
人工關節置換術后,患者可以重新恢復到正常的工作生活和社交活動中,除了醫生認為不能或者不建議從事的劇烈對抗性活動以外,患者可以進行諸如跑步、游泳、羽毛球、高爾夫球、自行車、騎馬、舞蹈、太極等各項運動。
大部分進行人工關節置換術患者感染發生在術后幾個月內,最早可出現于術后兩周,也有晚至幾年才出現,早期主要表現為急性關節腫脹、疼痛和發熱,發熱癥狀須與其他并發癥鑒別,如術后肺炎、泌尿系感染等。持續的關節痛須與假體機械性松動引起的疼痛鑒別。進行人工關節置換術患者感染的疼痛在夜間更甚,為深部持續劇痛或跳痛,應用抗生素后癥狀可減輕。假體機械性松動的疼痛與運動或負重有關,并由于劇烈運動而加重。必須明確感染局限在表淺組織,還是已深及關節。若傷口引流物為膿性,對抗生素治療無反應,就必須考慮假體周圍的深部感染。晚期感染常有無痛期。發熱患者少于50%,而且僅10%的患者周圍血中白細胞增多。表皮葡萄球菌引起的無痛性人工關節感染更難與假體松動鑒別。必須依靠X線和其他檢查來證實。
進行人工關節置換術發生早期感染者,術后3天體溫不僅不恢復,反而升高。關節疼痛不僅不漸減輕,反而漸漸加重,靜止時有跳痛。切口有異常滲出或有分泌物。這時應仔細檢查,不要輕易把發熱歸因于術后肺部或泌尿系等其他部位的感染所致。也不要簡單把切口滲液視作脂肪液化等一般常見的滲出。同時還應鑒別感染是位于淺表組織,還是深及假體周圍。晚期感染患者,大多已離開醫院,關節腫脹、疼痛、發熱可能并不嚴重。半數患者可無發熱。表皮葡萄球菌可引起無痛性感染,僅有10%患者白細胞計數增多。血沉升高較常見,但又不具備特異性。有時把疼痛誤診為假體松動,后者的疼痛與運動有關,休息時應減輕,而炎癥性疼痛,休息時不減輕。但是有人認為假體松動的主要原因是遲發慢性感染。
有關于“進行人工關節置換術后患者有哪些表現”的文章內容就給大家說到這里了,相信每位患者看后一定會有所了解了,人工關節置換術是有風險的,患者在進行此項手術前,一定要謹慎選擇。
查看更多關于進行人工關節置換術后患者有哪些表現的相關常識>>
- 人工關節置換治療方法 |
- 人工關節置換病因 |
- 人工關節置換飲食 |
- 人工關節置換專家 |
- 人工關節置換醫院
- 人工關節置換治療指南 |
- 人工關節置換癥狀 |
- 人工關節置換檢查 |
- 視頻 |
- 人工關節置換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