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的治療誤區
時間:2011-12-06 21:29來源:求醫網
頸椎病治療誤區:頸椎病治療方法有保守治療、微創介入治療、微創手術治療、手術治療四種方案。在頸椎病的治療過程中,頸椎病患者常存在各種治療和認識誤區:
誤區一:病情不嚴重,不重視治療
經常有患者第一次來醫院時查出來是頸椎病,經過我們的病情介紹之后,他感覺不嚴重,做了康復治療就走了;過了半年或一年,還是這個病人,帶著最近的檢查結果又來了,說“醫生,給我做手術吧,整天頭暈、惡心,天旋地轉的,難受啊!……”這樣的患者不在少數。所以,第一次檢查出頸椎病后就要積極治療,病情較輕的患者只要堅持做康復鍛煉便可恢復到正常曲度,不容易復發。但是病的時間久了不加以治療的話,病情越來越重,只能做微創手術治療了。
誤區二:不去醫院診斷,自行選擇保守治療方法
據一項調查數據顯示,大約40%的人,頸椎出現問題后,未到正規醫院進行檢查、確診,而是自行采用推拿、按摩、牽引等方法進行治療。其實,頸椎病是一種泛指,雖然現在頸椎病的發病呈現年輕化趨勢,但是絕大多數確診為頸椎病的患者還是中老年人。因此,不到醫院經完善的檢查,就自行診斷為頸椎病,自行選擇治療方法的做法是錯誤的,治療不當可能會加重病情,甚至可能引起癱瘓。
誤區三:熱衷于按摩、復位、牽引
眾多患者都認為自己按摩也可以緩解頸椎病癥狀,但是頸椎病發病機理復雜,在做按摩復位治療前必須要排除椎管狹窄、嚴重的椎間盤突出、頸椎不穩定等等,脊髓型頸椎病一定禁止重力按摩和復位,否則極易加重癥狀,甚至可導致截癱。牽引是保守治療頸椎病的常用方法之一,但是不恰當的反復牽引可導致頸椎附著的韌帶松弛,加快退行性病變,降低了頸椎的穩定性,有可能造成頸部的二次傷害。
誤區四:頸椎病治療有風險,不去治療
頸椎連接著人體的頭部與軀干,頸椎骨內及頸椎周圍分布著大量的細微血管和神經,因此,頸椎病患者對治療非常謹慎是應該的。但是隨著微創介入設備的發展及應用,頸椎病的手術治療開始微創化,不僅創傷小,而且可視,有了安全保障。而且,現在頸椎病的各項治療技術都已經很成熟,風險也都控制在極低的范圍內,所以在考慮頸椎病的治療方式時,不應過于擔心其風險而錯失較好治療方案。
誤區五:治療時間長,耽誤學習和工作,只能等有時間再去治療
頸椎病的傳統治療,往往需要三個月甚至更久,保守治療療程長,手術治療則又需要臥床,均無法正常從事工作和學習。隨著微創技術在骨病治療領域的應用,頸椎病的治療時間也漸被壓縮。比如,小針刀治療早期頸椎病,有些患者僅需在門診治療一到兩次即可,不用住院;微創介入治療頸椎病,前后大約只需一周的時間即可康復出院,即可從事重體力勞動之外的工作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