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中醫風濕病醫院位于貴陽市南明區油榨街281號,總建筑面積5000多平方米,病床位百余張,是一所經衛生主管部門批準,從管理、服務、設備配備上... [ 詳細 ]
中醫角度分析痛風的原因
時間:2020-01-10 13:04來源:求醫網
自古開始,中醫治療痛風就是廣大患者的選擇,因為痛風患者以老年人居多,而中醫治療是他們比較能接受的,由內而外的調理,從根源上解決問題,以達到治愈的效果,此外中醫治療痛風時會根據不同的病因采用不同的藥方,那么中醫痛風的原因有哪些?
從中醫角度分析痛風的原因
痛風是嘌呤代謝紊亂及或尿酸排泄減少所引起的一種晶體性關節炎,臨床表現為高尿酸血癥和尿酸鹽結晶沉積(痛風石)所致的特征性急、慢性關節炎。痛風石除在關節、肌腱及其周圍沉積外,還可在腎臟沉積,并可發生尿酸鹽腎病、尿酸性尿路結石等,嚴重者可出腎功能不全。
痛風常與肥胖、高脂血癥、糖尿病、高血壓病以及心腦血管病伴發。中醫里常把痛風分為原發性痛風和繼發性痛風兩種,這與西醫的觀點一致。中醫認為痛風的發生可分為外因和內因兩個方面:正氣不足,腠理不密,衛氣失固,風、寒、濕、熱之邪乘虛侵襲人體肢體、經絡、肌肉,致筋骨、關節、經絡痹阻,氣血運行不暢,不同則痛。
痛風的中醫病因
1、素體陽盛,臟腑蘊毒
臟腑積熱是形成毒邪攻入骨節的先決條件,積熱日久,熱郁為毒是發生痛風病的根本原因。
2、濕熱濁毒,留注關節
濕熱濁毒,根于脾胃,留滯經脈,壅閉經絡,流注關節,若正虛邪戀,濕毒不去,循經竄絡,附于骨節,形成痰核,堅硬如石。所以濕熱濁毒是形成痛風石的主要原因。
3、脾虛為本,濕濁為標
素體脾虛加之飲食不節,損傷脾胃,運化失調,釀生濕濁,外注皮肉關節,內留臟腑,發為本病。
4、外邪侵襲,外邪留滯
肌肉關節致氣血不暢,經絡不通,不通則痛,久則可致氣血虧損,血熱致瘀,絡道阻塞,引起關節腫大、畸形及僵硬。
中醫治療痛風的效果顯著,是廣大患者可以放心的選擇,不過中醫治療通常比較緩慢,所以在治療時一定要有耐心,同時也要注意好日常生活上的護理,尤其要注意平時的飲食,不要進食一些高嘌呤的食物,以免影響到病情的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