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范系統的檢查可以提高腎盂輸尿管腫瘤的診斷水平
時間:2012-01-04 13:24來源:求醫網
腎盂輸尿管腫瘤較膀胱腫瘤腎臟腫瘤更加隱蔽,容易誤診漏診耽誤治療,規范系統的檢查有助于提高腎盂輸尿管腫瘤的診斷水平。如何診斷腎盂輸尿管腫瘤,系統規范的檢查一般包括以下內容。
常規化驗:
1) 尿常規 尿常規可以明確血尿同時可幫助判斷是否合并感染。
2) 血常規出凝血系列檢查 明確是否存在出凝血方面的問題。
3) 血生化檢查 主要是腎功能電解質檢查。初步評價患者腎功能。
影像學檢查:
1) 泌尿系B超檢查 B超檢查通常作為篩查工具給出初步的判斷,往往需要其它檢查進一步明確。但對判斷有無腎臟積水較其它檢查敏感。
2) 排泄性尿路造影 排泄性尿路造影就是通常所謂靜脈尿路造影(IVP). 靜脈尿路造影(IVP)通常可用來評價上尿路病變。研究表明大約50-75%的腎盂輸尿管腫瘤患者可在IVP檢查中呈現充盈缺損的表現;大約10-30%的患者在IVP檢查中呈現梗阻表現甚至集合系統不顯影。
3) CT檢查 無造影劑的CT平掃一般用于術后的隨訪。CTU是泌尿系CT增強掃描結合計算機影像重建,是目前一種新的檢查手段。在有些醫療中心已取代IVP的作用,其較IVP更加敏感。腎盂輸尿管腫瘤在CTU上表現為不規則的充盈缺損,同時它可幫助判斷腫瘤是否浸潤到腎盂輸尿管周圍及淋巴結轉移情況。
4) MRU檢查 對于造影劑過敏的患者,該檢查可作為一種選擇。
細胞病理學檢查及腫瘤標志物檢查:
1) 尿脫落細胞學檢查 尿脫落細胞學檢查對于低級別腫瘤敏感性低,大約80%的腎盂輸尿管腫瘤患者該項檢查是正常的。但隨著腫瘤級別升高其敏感度明顯提高。
2) 腫瘤標志物檢查 尿BTAtest、NMP-22、FISH檢測較尿脫落細胞學檢查具有更高的敏感性。
診斷性操作檢查:
1) 膀胱鏡檢查 膀胱鏡檢查對血尿患者評估是必須的。對腎盂輸尿管腫瘤患者該檢查對于術前診斷及術后隨訪非常重要。
2) 逆行尿路造影 利用膀胱鏡插入輸尿管導管注入造影劑可以較好顯示集合系統。一般用于腎功能不全及造影劑過敏的患者。
3) 輸尿管鏡的檢查 近年來輸尿管鏡檢查被廣泛用于腎盂輸尿管腫瘤診斷。它可以明確腫瘤定位、大小、形態;可取活檢明確腫瘤類型分級對治療方案的選擇非常重要。輸尿管軟鏡檢查較硬鏡在腎盂腫瘤診斷中更有優勢,可以發現硬鏡無法看到的腎中下盞腫瘤,且損傷小;但操作難度較高,對醫生操作水平要求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