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博愛康復醫院(湖南省工傷康復中心)是2009年2月經國家衛生部備案、湖南省衛生廳(湘衛函〔2009〕14號)批準設置的三級康復專科醫院。醫... [ 詳細 ]
夏不貪涼
時間:2012-10-27 15:32來源:求醫網
夏天在五行中屬“火”,在五臟中,“心”屬“火”,所以夏季對應在人體的五臟,就是“心”。火旺自然就要“燒”掉一些“水”,水是哪一個臟腑呢?——沒錯,“腎”!所以中醫認為,夏季心火旺,腎水衰,哪怕是大熱天,也應盡量避免吃冰冷的東西。如果夏天貪涼,逞一時之快,容易讓邪風進入組織肌肉甚至骨髓里,輕則惡寒頭痛,肌膚發熱,關節酸痛,重則誘發中風偏癱等嚴重病癥。這聽起來似乎相當嚴重,現代人是不大愿意相信的。有人甚至會反駁古人的說法,認為現在人人用空調,個個吃雪糕,不也沒事嗎?有那么嚴重嗎?
如果按照醫道學理來看,古人多半是對的。中醫認為夏季“陽氣外發,伏陰在內”。夏季這幾個月,陽氣具發于表,內里(比如脾胃)因此反而是寒涼的,如果您再不斷地進食寒涼的食物,人體就需要動用太多的陽氣來對付這些寒涼的東西,那樣就不是順天應時,而是違背自然之舉,會消耗太多元氣。有一句話叫“冬吃蘿卜夏吃姜,不用醫生開藥方”,夏天為什么要吃生姜呢?道理就在這里!夏三月,人體的陽氣溢于體表,體內陰寒,吃點姜,可以溫熱散寒。舉一反三,冬天主收藏,熱氣全卷縮在體內,吃點兒理氣的蘿卜,可以把體內結滯的熱氣驅散開。所以夏天在飲食方面,要記得多往飯菜里放點姜。此外,由于夏天氣血運行旺盛,陽氣活躍于肌體表面,皮膚毛孔開泄而使汗液外排,這才是自然反應,過多的空調和風扇,人體通過出汗來調節體溫的功能就會被遏制,不生病才怪呢!。
中醫有一個觀點,認為長夏的主氣就是“濕”,尤其在南,炎熱多雨,空氣濕度大,加之貪涼傷陽,陰遏氣機,導致濕邪傷脾陽,脾陽不為濕邪所遏制,自然導致脾氣不能正常運化水谷精微,自然氣機不暢,容易出現脘腹脹滿,食欲不振諸癥便是情理之中了,濕邪之氣的形成往往與地氣上蒸有關,故其傷人多從下部開始,下肢潰瘍,腳氣乃至皮炎加劇與邪濕有關。
說這些,目的就是要大家不去貪涼。那么是不是就從此不用空調不開風扇了呢?恐怕也不現實,尤其對于辦公室的白領們,“中央空調”也不是他們的錯。怎么辦?
那就要注意調情志,調飲食,強體魄了。
調情志,要做到精神飽滿。夏季屬火,屬心,而心主血藏神,所以夏季最宜“養神”。養神如何養?想想“閉目養神”吧,多閉目,少用眼,這是“技術上”(technical)的養法,戰略上的養神,就是要注意對自己的性格進行陶冶,多多檢查自己是否活得脫腔走板,獨處常思己過,處眾常談他好。即便生活對您不夠大度,您對生活也要足夠豁達,用一顆柔軟心對待不稱心如意的人和事,活得陽光些。調飲食,有個大原則,就是要補充水,無機鹽,維生素,多吃清熱利濕的食物,菜里湯里多放點兒姜。強體魄,簡單來說就是養正氣,讓身體健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