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院現有員工1370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1024人,正高職稱41人,副高職稱163人,中級17... [ 詳細 ]
中風病人的康復護理(一)
時間:2012-10-28 11:45來源:求醫網
康復護理技術
良姿位:
所謂良姿位是指為防止或對抗痙攣模式的出現,保護肩關節以及早期誘發分離運動而設計的一種治療性體位。
偏癱良姿位:
目的是防關節攣縮畸形,肩關節半脫位和垂足,減輕痙攣。
平臥:頭正中位,患肩以小枕頭承托,手肘放松伸直墊于薄枕上,髖、膝關節下墊小枕。如圖1。
健側臥位:患側上肢往前伸,保持上肢抬高60~90度,手肘放松伸直?;俭y關節垂直,膝關節微屈,健肢保持屈曲,足踝放松。如圖2
患側臥位:頭正中位,患肩往前伸,患肢向上提60~90 度,髖關節垂直,膝關節微屈,踝關節放松,健側用薄枕抬高,屈曲放松。如圖3。
圖1圖2圖3
坐位:薄枕放于患上肢下,患側肩往前伸,手肘放松垂直。雙足平放,軀干挺直,不可側傾。確保病人以兩股坐穩及緊靠椅背。如圖4:
截癱、全癱良姿位:目的是保持功能位,防褥瘡、防垂足、抗痙攣。
上肢:肩關節外展45度,前屈30度,內旋15度。肘關節直角位,腕關節背屈30度。手指近端關節130度,遠端關節150度。
下肢:髖關節前屈20~30度,外展10~20度膝關節微屈10度,踝關節背屈90~100度,易發生褥瘡的部位應懸空,如枕部、骶尾部、外踝、足跟等。
脊髓損傷“一字型”翻身法:枕、肩、腰、臀成一水平,呈一字型轉身,保持伸直不扭曲。
轉移方法
轉身----坐起----躺下操作(偏癱)
1、轉身:上肢Bobath式握手,向前伸展,下肢健側屈膝,抬頭,健側肢體同時用力轉向患側側臥位。操作者于肩、髖出稍加輔助。如圖5、圖6。
圖4圖5圖6
2、坐起
(1)健腿帶動患腿,將腳移于床邊,健手位于胸前。
(2)抬頭,健手用力撐起坐立,雙腿移出床沿,操作者于肩及小腿助力,幫助病人坐起及移下肢于床沿。
(3)雙足平放于地面,手指分開,伸直,斜撐于床上,平衡身體。
3、躺下:
順序與坐起相反 床---輪椅轉移(偏癱)
1、輪椅放于健側,于床成45度或平放,關上制動閘。
2、病人坐于床邊,健手撐起站立,健手握到床上于輪椅對側的扶手上。
3、身體轉1/4,坐到輪椅上。
站立---步行---坐下操作
1、站立:病人坐位,Bobath握手,上肢向前伸展,雙足后移,頭胸部前傾,伸直膝部,腰部站起。操作者站于病人患側,膝部頂住病人患膝,手提腰帶,予適當幫助
2、步行:扶持下原地抬腿2~3次,操作者在患側給予支撐(手掌、腋下),病人重心移向患腿,健腿邁一小步,將重心移向健腿,患腿抬起,屈膝向前邁,重復本組動作3~5次。
3、坐下:順序與站立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