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在市委、市政府和市衛生局的正確領導下,宜昌市婦幼保健院堅持以“保護婦女兒童健康,提高出生人口素質”為己任,集保健、醫療、科研、教... [ 詳細 ]
怎樣讓孩子少生病
時間:2012-10-29 15:15來源:求醫網
祖國醫學認為:要使小兒安,略帶三分饑和寒。要讓孩子逐漸適應環境,而不是我們去營造一個環境來迎合寶寶機體的不斷變化。我們能營造的、相對理想的環境為:通風良好、無塵、無污染的環境
衣著:
寶寶的衣著要求:只要舒適,不要時尚。
?暖色、寬松、純棉、設計合理,才能達到舒適境界。
?對于小女孩,應盡早廢棄開檔褲
?鞋子盡量穿棉質的
?對于一歲以下的嬰兒,特別是6個月 以下的小嬰兒,褲腰不能太緊,位置不能超過臍上一公分。
飲食
?良好的進食環境
?良好的、健康的進食習慣:按時、按量,不偏食。按規律添加輔食。不能讓寶寶營養不良,亦不能導致肥胖
?媽媽應每天變著花樣為寶寶烹飪,要適合寶寶的口味。
?常見誤區:寶寶不能吃鹽及其他佐料,不能和大人吃一樣的飯菜,要吃細軟的等等
情感
?要和孩子親密接觸:目光、語言、撫觸
?常帶著愛撫、有節奏地去輕拍寶寶,而不是隨意搖晃
?要讓寶寶的頭靠在媽媽的左胸,寶寶易平靜下來。
生病后
?不要隨意自行判斷、喂藥。應及時就醫,咨詢專業醫療人員
?嚴格遵循醫生的建議
?注意觀察小孩的狀況,特別是精神狀況、飲食狀況、大小便狀況、睡眠狀況
?一旦發現小孩狀況變差,應及時復診
?寶寶患病不能耽誤,要迅速控制
常見的育兒誤區
?發熱
?用消炎藥
?尿黃時就喝“清火”藥
?洗澡常用沐浴露、盆浴
?生病后不能洗澡
?生病時食欲差,要吃健脾胃的藥
發熱
?發熱:家屬強烈要求立即退熱、體溫越高越捂、以是否退熱來衡量疾病轉歸
?發熱是人體與疾病斗爭的結果。疾病的嚴重程度大多與體溫高低不成正比,而與持續時間長短有關
?感染病原體后,只要合理治療,發過熱的寶寶往往能獲得較長久的免疫力
消炎藥
?一有感冒癥狀就吃消炎藥(抗菌素)
?若需要吃消炎藥,因怕副作用而不給有效劑量,或者為了增加療效而超劑量
?認為用了抗菌素后就認為以后用藥就沒效了,即使必須用抗菌素,不管病情需要,只允許用“青霉素”
尿黃
?尿黃一般提示體內缺水,是機體處于病態的綜合表現,而不是單純“上火”。不能盲目用瀉火藥,如金銀花露等,否則,機體內環境會更糟。
?在家應多給孩子喝水,若是腹瀉,可給淡鹽水或加鹽的米湯以糾正脫水;若伴隨尿痛(或排尿時哭鬧)等泌尿系癥狀,應查尿;若尿的顏色明顯深,甚至呈醬油色,應及時就診,可能有溶血等嚴重疾病。
洗澡
?每天洗澡用沐浴露或香皂是不正確的。
?可致皮膚干燥、接觸性皮炎,女嬰可致外陰炎,甚至泌尿系感染。
?提倡淋浴。
生病后能洗澡
?若有發熱,洗溫水澡可退熱,但要把握時機,只有當四肢很溫暖時洗溫水澡才能起到降溫的作用,否則可使體溫更高,甚至抽搐。
?若洗澡的方法科學,是不會引起孩子生病或病情加重的。盆浴初始溫度38-40 ℃、流動水為40-45 ℃。
生病期間要健脾胃(吃補藥)
一般地,若有發熱、機體感染未控制是不適合用補藥的,需調理一段時間,再用補藥。否則病情難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