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市中心醫院是鄂東南地區一所集醫療、科研、教學、康復、預防和保健于一體的綜合性醫院,是鄂州市單獨的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也是武漢大學醫學院... [ 詳細 ]
護理概述
時間:2012-10-30 16:29來源:求醫網
1980年美國護理學會將護理定義為:“護理是診斷和處理人類對現存的或潛在的健康問題的反應。”從這一定義引申出:現代護理學是研究如何診斷和處理人類對存在的或潛在的健康問題反應的一門科學。強調“人的行為反應”,表現在人們對一件事從生理、心理、社會、文化和精神諸方面的行為反應。如心肌梗塞病人的行為反應可以表現為:生理的——疼痛、胸悶、氣急;心理的——害怕、恐懼;社會的——親屬單位的關心;文化的——對疾病知識的認識和理解;精神的——是否被護士和醫生重視與尊重。鄂州市中心醫院護理工作歷史悠久,1946年,雖有資料記載鄂城縣衛生院開設病床15張,但護理工作難以查證。1949年末,大冶專署人民醫院成立時,開始設有內科、外科、婦產科病房,病床30張,護理人員5人。1950年8月。周宣懿首任護士長。1956年,病床增至100張,護理人員已達20名(其中護士12人)。同年10月,調來了國內人民**軍蘄洲療養院總護士長胡慶元(畢業于武昌同仁高級護校)。由此,護理部實行總護士長、護士長兩級管理,并強調執行“保護性醫療制度”。“文革”期間,護理部工作由院“革委會”安排外科護士長蔣秀珍負責,以保障護理工作正常運轉。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醫院經過學習整頓,護理工作逐漸規范,并于1978年重新任命了總護士長,1980年后又任命了內外科的科護士長、任命了護理部干事1人。至此,護理部實行了護理部主任、科護士長、護士長三級管理。1984年6月,我院升格為縣(團)級單位,護理部是首批設置的職能科室之一,并安排了1名副院長分管護理工作。從此,護理部開始有專設的辦公室。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發展,護理人員的待遇得到了極大提高。據統計,先后有16人(33 次)獲得市級以上各榮譽稱號,還有1人擔任了區人大代表、省青年聯合會委員等職務。目前,在職護理人員中有中共黨員40人、共青團員88人。
近年,以人文關愛為理念、以舒適護理為模式、以不斷創新為靈魂的“冬梅護理”作為護理工作的服務品牌(2004年10月由國家工商總局注冊),正在大力推向全省、國內;護理方面的論文(含著述)和有關技術創新,更是充滿勃勃生機,打造“學者型護士”的活動蔚然成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