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的前身“伯特利醫院”創建于1920年。1952年更名為上海第九人民醫院,1964年正式成為上... [ 詳細 ]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醫院庫 >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 > 醫院資訊 > 年輕小伙患罕見疾病來滬求醫終獲正常生活
出停診公告更多>
近期停診信息
口腔頜面外科:楊馳 2015-06-01至2015-06-01 上午 停診
口腔頜面外科:楊馳 2015-06-02至2015-06-02 下午 停診
口腔頜面外科:張善勇 2015-06-01至2015-06-01 下午 停診
口腔頜面外科:張善勇 2015-06-03至2015-06-03 上午 停診
牙體牙髓科:夏文薇 2015-05-11至2015-05-11 下午 停診
長期停診信息
口腔頜面外科:邱蔚六 2015-04-13起長期停診
口腔修復科:傅遠飛 2015-02-05至2015-12-31 停診
口腔修復科:甘紅 2015-04-01至2015-05-31 停診
口腔修復科:陸爾奕 2015-04-01至2015-05-27 停診
口腔修復科:鄭元俐 2015-01-01至2015-06-30 停診
心臟內科:張繪莉 2014-11-04至2015-05-31 停診
牙體牙髓科:黃正蔚 2015-02-04至2015-12-31 停診
醫院特色更多>
- 暫無內容
年輕小伙患罕見疾病來滬求醫終獲正常生活
時間:2012-11-02 14:25來源:求醫網
一個行李箱,一大摞尿不濕,在一個月前,20歲的小程總是以這樣的裝備示人。 20年來,患有先天性膀胱外翻的他不能直立,不能坐下,不能平躺睡覺,稍有不慎,他就會小便失禁、揪心疼痛。這是一種極其罕見的病,數據顯示,在3萬至4 萬個新生嬰兒中才會有一個孩子患病。就在他幾乎以為自己就將這樣過一輩子的時候,九院泌尿科的醫生護士們改變了他的一生。
身患重疾 只能趴著睡覺
20年前的一個冬天,小程出生于河北邢臺南宮市大村鄉,因為患有先天性膀胱外翻,腹部血肉模糊,出生沒多久就被親生父母遺棄在路邊。一名好心的老紅軍將小程撿了回來,從此兩人相依為命,以 “爺孫”相稱。
雖然身患重疾,但在爺爺細心的照顧下,小程還是慢慢長大了。因為膀胱外翻,他不能直立,也不能坐下,否則就會小便失禁。他不能平躺睡覺,因為這樣隨時會接觸到他的創面,揪心疼痛。他沒有肚臍眼,膀胱的位置有個西紅柿大小的突起,每到天氣變涼,膀胱回縮,都會疼痛難忍。爺爺用廢舊衣物做了很多尿布,讓小程便于換洗。而家里的一張單人床,也在當中砸出一個 “窟窿”,嵌入一個面盆,便于小程趴著睡覺。
因為身體的特殊原因,小程沒有進過學堂,稍微大一點就幫著爺爺下地干活,維持生計。2006年,爺爺去世了,留給他的只有一畝三分地,和一個空落落的老院子。
爺爺去世后, 14歲的小程開始自力更生。他在地里種了些蘋果樹,將成熟后的果子采摘下來到市場上去賣。由于他缺少資金和知識,種出來的蘋果口感很差,生意并不好。當他的病情外傳后,不少客人因為擔心衛生問題,也不敢再來光顧。
鄉里得知他的情形后,幫他辦理了低保和孤兒救助,過年過節都去慰問。南宮市民政局還一次性補貼了一萬余元救濟金,同時,一些老鄉也私下對他進行了募捐。小程許下一個愿望,要治好自己的病,過上正常人的生活。
四處求醫 來滬覓得希望
帶著這個心愿,小程開始奔走各方。他到醫院了解病情,醫生告訴他,像他這樣的情況可以通過手術治療,但手術具有相當的難度和風險,并非任何醫院都可以操作。
在一些好心人的指點下,小程走進了北京301醫院的大門。但出于多種因素考慮,該醫院最后并沒有收治他。此后,小程又走訪了北京的多家大型醫院,但都沒有得到肯定的答復。
一次偶然的機會,小程聽說上海九院在治療膀胱外翻病癥方面有豐富的經驗,也有很多成功的案例,于是決定再試一試。于是,帶著全部家當,他再次背井離鄉。
九院泌尿外科的蔣躍慶主任對于見到小程的第一眼印象深刻。一個面容清秀的小伙子,拎著一個行李箱,佝僂著身子出現在門診大廳。行李箱內,有他所有的證件,還有一些衣服和尿不濕。而解開他身上的尿不濕后,蔣主任發現,小伙子患有先天性膀胱外翻,且有嚴重的炎癥。當天,小程就被收進了醫院。
“‘先天性膀胱外翻’是一種極其罕見的病,患病嬰兒出生后若不及時醫治,存活率非常小,因其容易引發很多并發癥,能夠長成成年的人就更少。 ”蔣主任表示,像小程長到這么大,且除了炎癥沒有其他并發癥的情況就更為少見,當務之急,就是幫他盡快做手術。
熱心醫護 找到家的感覺
小程入院后,泌尿外科聯合整復外科多次就他的治療方案作出調整。 5月8日,小程進了手術室,因為前期準備充分,手術進行得很順利,小程外露在腹部20年的膀胱終于復位了。接下來,就要看傷口處的皮瓣生長情況,如無意外,他很快就將和正常人一樣生活。
日前,在九院泌尿外科的病房里,記者看到了這名樂觀的小伙子。“我終于躺著睡覺了,還真有些不習慣。”病床上,小程樂呵呵地說。雖然沒有任何人的陪伴,小程卻早已在醫院里找到了一種“家”的感覺。他床頭有一個素描相框,里面是張很可愛的護士漫畫。“這是護士長媽媽特地送給我的。 ”小程很得意地說。
看到記者前來,他伸手按響呼叫鈴,很快一名小護士走進來問什么事。小程咧嘴一笑說:“姐姐,請護士長媽媽過來下。”護士長陳慧瑛自己也不記得,從什么時候開始,小程對她的稱呼熱情地改成了 “媽媽”,或許是這個從小缺乏母愛的年輕人,對一點點關愛就特別感恩。
小程入院時炎癥嚴重,若情況不能改善將影響手術。陳慧瑛手把手地教會他清洗創面。因為沒有人陪伴,陳慧瑛特地幫他申請了護工,也關照護士們對他多加留意。每一天上班,到208號房19床看一看,成為陳慧瑛的習慣性動作。幫他蓋蓋被子,摸摸他的額頭,雖然只是細微的動作,卻讓小程無比感動。
在護士長帶動下,科室的每一個護士都對小程特別細心。她們會自己出錢給小程訂各種補湯,會每天換著品種給他送水果。“以前我就是湊合著溫飽,現在卻每天吃不同的東西。”小程偷偷地說,“不過我最想吃的是零食,可姐姐們說做了手術不給我吃。 ”
主治醫師姚海軍被小程親熱地喚作“哥哥”。作為小程的主治醫師,姚海軍在他身上傾注了很多心思。他不僅仔細研究了小程的病情,并全程參與手術和后期康復觀察。他還仔細研究了小程的身世,從費用上幫他考慮。入院時,小程身上總共有4萬元現金,遠遠不夠整個手術的費用。在姚海軍的申請下,醫院酌情減免了小程的很多治療費用,到目前,他所支付的手術費甚至不到正常費用的一半。
妙手仁心 病患找回自信
“一般有條件的人,都會在出生時將手術做掉,因為年紀越大風險越大。而一般拖到大了之后才來做手術的病人,無一例外都是家庭條件比較差的。我們對這樣的病人,都深感同情。”姚海軍說,這兩三年來,泌尿外科接診了好幾例來自國內各地的膀胱外翻病人,醫生護士們都竭盡所能地幫助他們。
2010年,泌尿外科收治了一名揚州送來的14歲女孩,先天性膀胱外翻伴有骨骼畸形、恥骨聯合分離等癥狀。接到這個病例后,醫院上下對女孩的遭遇都非常同情。術前,醫生們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為其制定了手術專案,住院、病房、護理等方面都給予了優待,并且只收取基本費用。術后,醫院還安排了專門的值班醫生和護士輪流護理,并處理一些應急情況。手術非常成功,女孩過上了正常人的生活。
不久前,泌尿外科還收治了一名28歲的小伙,通過手術將他裸露在腹部以外的膀胱順利歸位。小程入院的那天,正好是小伙子出院的日子。兩個人打了個照面,同病相憐的他們一見如故。小伙子的順利康復給了小程做手術的信心,而小程的樂觀堅強也為小伙子今后的人生注入信心。 “我能有今天,得到了很多好心人的幫助。 ”小程說,他現在最大的愿望就是把病治好,過上正常人的生活,并自食其力回報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