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癲癇的臨床癥狀
時間:2012-11-02 16:08來源:求醫網
癲癇的發作形式多種多樣。有些發作一看便知,有些發作需經過有經驗的專科醫生才能確認。還有少數癲癇發作即使是有經驗的醫生也難以辨認,必須經過視頻腦電圖檢查才能確定。根據國際抗癲癇協會的癲癇分類指南,癲癇的發作形式總體上可分為兩大類,全身性(全面性)發作和部分性發作。全身性發作常見的發作形式有以下幾種。
(1)全身大發作。又稱全身強直一陣攣發作,孩子表現為突然失去知覺,有時會先尖叫一聲,隨之全身僵硬,繼而出現四肢有節律的抖動.可伴有類似喘氣的呼吸聲,患者面色青紫,玨齒緊咬,可能會咬破舌頭。偶爾會出現大小便失禁。發作可持續1~3分鐘后才緩解。部分孩子在發作后可訴頭痛或出現嘔吐等;小嬰兒發作后可表現出煩躁、哭鬧等。這些均屬于發作后狀態。一般數小時后可自行緩解。
(2)強直性發作。為突然出現的全身僵硬,可以表現為突然跌倒,四肢無節律的顫動。伴面色或口唇青紫。
(3)陣攣性發作。表現為孩子突然意識喪失,四肢、頭面部有節律地抖動。
(4)典型失神發作,表現為孩子突然動作停止,呼之不應,沒有四肢或面部的抽搐動作,一般也不會跌到。手中物體一般不會脫落。可以發現孩子雙眼發呆,目光茫然。有時會發現孩子有咂嘴,頭輕輕下垂或眼瞼抖動等。一般持續數秒或十數秒緩解。有些患者每天可發作數十次甚至上百次,但由于發作形式較為隱蔽且時間短,容易被忽視o
(5)不典型失神發作。表現近似于典型失神發作,但孩子發作的起始和終止都較典型失神慢。有這種發作類型的孩子常伴有智力障礙和其他類型的發作。預后較差。
(6)失張力發作。表現為孩子突然肌肉放松,不能維持當時的站立或坐位姿勢。跌倒在地,不省人事。輕者僅表現為低頭,兩肩下垂,手指張開,并不一定跌倒o
(7)肌陣攣發作。全身或身體某個部位肌肉突然強烈地閃電樣收縮,患兒可表現為突然點頭、彎腰或后仰,或整個身體突然后仰或側傾。其特點為發作突然,時間短暫,1~2秒鐘內終止,常造成孩子額頭、下頜等處碰傷。由于發作時間短,所以意識障礙常常不易被發現。家長有時會發現孩子突然"嗵"的一聲摔倒在地,很快恢復。之后短時間內反復發作。孩子身上常常傷痕累累o
(8)痙攣發作。常見于一歲以內的嬰兒,表現為突然點頭,彎腰,雙上肢可呈擁抱狀或伴隨低頭彎腰的動作向前上方伸直,也可表現為突然頭后仰,雙肢張開上舉。每次發作1~3秒鐘,發作后可發現患兒眼睛流淚。一般在數秒鐘至一分鐘之內再發,常成串發作,每串可反復發作數下、十數下或數十下。多在剛睡醒后或睡覺之前發作。這類嬰兒常伴有智力運動發育落后或倒退。有些孩子發病前發育正常,發病后智力及運動發育出現停滯。預后較差。
(9)部分性發作。是指患者發作時意識清楚或雖然意識模糊但未完全喪失。可表現為身體局部(如面部),單個肢體或一側肢體的抽搐,我們稱為部分運動性發作。也可表現為全身發作,但這種全身發作是由身體某個部位起始然后迅速泛化而出現的,發作時常常兩側肢體不對稱。發作后有時會出現某個肢體或一側肢體短暫的癱瘓,一般數小時后可恢復。另外有些孩7-可表現為意識模糊,行為異常,如做夢般出現無目的的咀嚼,舔唇,搓手,解衣服扣子,玩弄衣服或周圍的物品等,我們稱為復雜部分性發作。還有些孩子會出現幻覺,即會感覺到實際上并不存在的東西,如幻聽、幻視、幻嗅。這些幻覺有時離奇古怪,有時會很恐怖,孩子常常表現出突然大哭。此外孩子也可出現錯覺,即感覺與實際不符,如視物變大或變小,視物變形等。這類發作可以單獨出現,也可以作為其他發作類型的先兆出現。有些孩子還可僅表現為感覺異常,如身體某部位的疼痛,麻木,突然的短暫失明等o
(10)除了以上介紹的發作形式之外,我們有時還會發魂一些少見的發作形式,如癡笑發作,孩子表現為發作性大笑,有時伴有尿濕禁。還有些孩子表現為發作性哭泣,或發作性煩躁伴四肢無目的的過度運動等。這些發作的特點是突發驟止,持續時間短暫,事后不能回憶。此外,我們介紹的癲癇發作形式主要適用于成人和年長兒童,對于小嬰兒特別是新生兒來說,由于其大腦發育還不完善,發作形式也有其特殊性(詳見后)。
正確判斷癲癇的發作形式非常重要,因為發作類型是醫生選擇物的重要依據,不同的物針對不同的癲癇類型起作用。所以當孩子癲癇發作時,家長、教師或者看護孩子的人不要過度慌張,要仔細觀察癲癇發作時的情況,這些情況對醫生判斷癲癇發作形式很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