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慶市第三人民醫院是一間以精神、神經專科為主,兼具內、外、婦、兒、老年病治療、中醫、五官、急救等綜合服務功能的二級甲等醫院,是肇慶市精神病... [ 詳細 ]
失眠還是要用安眠藥
時間:2012-11-03 17:18來源:求醫網
我是一位失眠患者,服用了許多中藥都沒效果。醫生建議我服用安眠藥,但是我擔心吃藥會傷害身體,藥物說明書上那么多副作用是不是都會出現?吃安眠藥會上癮嗎?能否不用藥物而靠自我調節來改善失眠呢??? 戴女士
當今社會,失眠已成為一種流行病。失眠在我國的發病率高達45.4%。偶爾一兩天失眠并無大礙,放松之后即可恢復正常。但長期失眠會導致人體免疫力下降,還會對大腦產生影響,表現為記憶力減退,學習和工作效率下降。經常失眠甚至可引起老年人癡呆癥,還會使人過早衰老,縮短壽命。
年,睡眠專家達成共識,臨床治療失眠的目標是:一、緩解癥狀,即改善患者的睡眠狀況。二、保持正常睡眠結構,在用安眠藥物的時候選擇對睡眠結構影響小的安眠藥,以增加深睡眠。三、恢復社會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擔心“吃藥上癮” 大可不必
在用藥物治療失眠的過程中,患者常常會有許多疑問和擔心。實際上,從臨床觀察來看,還沒有患者因服用安眠藥而造成肝腎損害的報道,盡管有些患者反映“吃安眠藥后感覺腦子反應慢”,但停藥后即可恢復正常。實際上,長期失眠對記憶的損害更大。
對于藥物成癮問題,患者應該正確看待。如果是慢性失眠,可能吃藥時間要長一些,如果病情需要甚至可以長期服用,就像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一樣,但長期服藥并不等同于依賴或成癮。其實,只要在專科醫生的指導下合理使用,長期服用安眠藥也是安全的。
適量用藥1年內不會對軀體產生明顯損害。現在有很多使用安眠藥數十年并沒有任何臟器損害的例子。專家也不主張過分限制安眠藥的使用,尤其是老年人,與其長期飽受失眠的痛苦,不如適當用藥提高生活質量,同時避免焦慮、抑郁及長期失眠造成的腦功能損害。
可選擇的藥物很多
人類使用安眠藥的歷史很長。從古代酒精和中藥(酸棗仁、茯苓等),到19世紀的溴化物、水合氯醛、巴比妥類。目前使用比較多的安眠藥物有兩大類:苯二氮卓類和非苯二氮卓類,這兩類藥物的安全性和療效都有很大程度提高。
巴比妥類和醛類:包括速可眠、魯米那、水合氯醛、副醛等。這些藥物催眠效果好,但容易產生耐藥,要維持療效需不斷加大劑量,而且長期服用可引起慢性中毒,因此目前臨床使用較少。
苯二氮卓類:苯二氮卓類藥物是目前使用最廣泛的催眠藥,分短效、中效和長效。短效藥物的半衰期在1.5~3小時,包括咪唑安定、三口坐侖等,可用于入睡困難的患者。短效藥物易產生依賴性,撤藥后可能出現反跳性失眠。中效藥物的半衰期是10~20小時,包括舒樂安定、阿普唑侖等,適用于睡眠不實、睡眠中反復覺醒的患者。長效藥物的半衰期是20~50小時,包括安定、硝基安定、氯硝安定等。此類安眠藥起效慢、療效長,適用于睡眠不實和早醒患者。患者服用后易產生次日困倦感、乏力,因此建議將服藥時間提前到睡前1小時或更早,以減輕藥物的殘余作用。
非苯二氮卓類:這是新一代安眠藥,療效安全、可靠,較少出現藥物依賴和撤藥后的反跳性失眠,而且不影響睡眠結構,目前正在廣泛應用于臨床,有取代苯二氮卓類的趨勢。這類藥物包括唑吡坦、左匹克隆、扎來等。
個體化用藥 定期隨訪
在安眠藥種類的選擇上,絕不是盲目的,醫生通常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治療方案。病人的失眠時間和失眠程度,以及對生活的影響等,都是選擇安眠藥物的參考依據。短期一過性失眠者,可以選擇非苯二氮卓類安眠藥或短效藥物,如唑吡坦、左匹克隆等,間斷或按需服用。入睡困難的患者,可選擇起效快、作用時間短的短效安眠藥,如唑吡坦、咪唑安定、三口坐侖等。睡眠不深、易覺醒的患者,可選用中效安眠藥。早醒患者可選擇長效安眠藥。
在服用藥物治療期間,患者應定期隨訪,短期治療可1-2周隨訪1次,慢性失眠需要長期治療的患者應該每4~8周隨訪1次。隨訪過程中,醫生會根據患者睡眠情況調整安眠藥的用法及用量。
有些人提出交替使用不同種類安眠藥,以減少藥物成癮的問題,這種主觀愿望也許很好,但是專家不主張頻繁更換安眠藥。如果確實療效不好,要分析是安眠藥選擇不恰當,還是病人的心理問題沒有解決。此外,需要提醒患者,無論是否進行藥物治療,患者首先應建立健康的睡眠習慣,這對治療失眠很關鍵。
何時可以服用安眠藥
上床前15分鐘感到可能睡不好,或次日還有重要的事情要做;
上床后30分鐘不能入睡;
夜間醒后不能再入睡,而且在預定起床時間前5小時;
慢性失眠患者,每周有3次以上不能自己入睡時,可以提前服藥。
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 詹淑琴
來源: 健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