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嶺市中醫醫院始建于1979年,位于銀州區南馬路中段,鐵嶺市委對過。占地面積5754平方米,建筑面積8276平方米,設有總院、分院。現有床位3... [ 詳細 ]
中風病施治勿忘辨證
時間:2012-11-03 11:27來源:求醫網
中風是中醫病名,相當于現代醫學的急性腦血管疾病,臨床上分為出血性(腦出血、蛛網膜下腔出血等)和缺血性(腦動脈血栓形成、腦梗塞等)兩類,它是神經內科的常見病,死亡率高、后遺癥重。中醫因其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伴口眼歪斜、語言不利、半身不遂為主要臨床表現,且發病驟急,故稱之為"中風"。
中醫所言之"中風"依其病因病機不同,有許多不同分型,這和現代醫學的急性腦血管病也有不同類別一樣。急性腦血管病依其性質不同治療有別, 中風各型的治療也迥然不同,不能以一法概之。
中醫學認為中風的病機,臟腑虛損為本,風、火、痰、瘀為其標,而痰氣壅塞貫穿于中風的各病理階段,對中風的預后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古代名方溫膽湯豁痰利氣,能解除停滯于經絡、臟腑之痰氣。臨床上我常用溫膽湯加減治療中風(腦血管疾病),并取得良好療效。
(一)用方指征
1. 老年或中年高血壓或動脈硬化的患者,突然出現昏倒,不省人事,伴口眼歪斜,語言不利,半身不遂等表現。腦CT示顱內出血或梗塞情況存在。
2. 伴胸悶痰多,喉中痰鳴癥狀。
3. 舌淡胖,苔黃膩或厚。
4. 脈弦滑。
(二)治療方法 凡符合上述指征的患者,均可擬豁痰行氣,配合鎮肝潛陽熄風等法,以溫膽湯加減治療。
處方:陳皮10g 茯苓15g 半夏10 g 枳實10 g
竹茹15 g 石菖蒲20 g 甘草6 g
加減:兼腹脹、便秘者加火麻仁10 g 酒大黃6 g 芒硝10 g ;兼舌強語謇,舌暗紅,或有瘀斑者加丹參20 g 三七10 g; 兼抽搐者加天麻15 g 鉤藤20g 石決明30 g;兼神疲乏力,氣短,舌淡,脈細無力者,加太子參20g 白術20 g;昏迷,不省人事加服牛黃丸等進行搶救治療。如肝腎陰虛素質的可靜滴刺五加注射液;如為陰虛陽亢,內熱明顯的可靜滴脈絡寧注射液;如有高熱,神昏,或見抽搐驚厥的可靜滴清開靈注射液;如氣虛明顯可選黃芪或參麥注射液配合紅花或血塞通注射液等等。
綜觀上述,中風病認真辨證是十分必要的。如果不詳加辨證而靈活立法、遣方用藥,只是以現代醫學的腦血管循環障礙理論為指導,應用中藥活血化瘀或止血等是不能取得中醫中藥治療中風的預期療效的。
總之,我認為中醫、西醫各有所長,但它們是兩種不同的理論體系,在理法方藥諸方面都無法相互替代。不能用西醫的辯病來取代中醫的辨證。中醫的立法、遣方用藥只有以中醫辨證為依據,方能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并最大限度地減少所用中藥對人體的負面影響。中風病的辨證施治更顯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