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陽市人民醫院創建于1939年,是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康復為一體的國家三級乙等綜合性醫院。1993年通過二級甲等綜合性醫院評審,19... [ 詳細 ]
年輕人不會得中風
時間:2012-11-05 19:16來源:求醫網
六年前,34歲的托德·麥吉還是個身材結實健康的建筑工人。他與妻子和剛會走路的小女兒一起住在瑪莎葡萄園島。在夏日的周末,他常去沖浪。可是,一次中風徹底改變了他的生活。
如今,40歲的麥吉一只手臂沒法活動、說話困難、喪失了勞動能力。他把大部分的時間都投入在維持健康上。盡管還可以開車,還能照顧7歲的女兒,但一切行動都比以前緩慢了;甚至做最簡單平常的事情都難以集中注意力,像去超市買東西。
我特別想回到過去健康的日子了。蓋房子,造船,有空就去沖浪。”他說。
嚴重的延誤診斷讓麥吉的經歷更為復雜,而這也有力地提醒了人們:年輕人也會得中風。診斷越及時,終生殘疾的可能性越小。
盡管中風患者仍集中在65歲以上的老年人中(每人里有30-50名患者),但也有10-15%的患者在45歲以下(發病率 1:)。底特律韋恩州立大學醫學院中風研究項目的醫生們調查發現:在57名年輕中風患者中,每7人中就有1人被誤診為眩暈、偏頭痛、酒精中毒、癲癇、內耳疾病或其他問題——然后沒有接受正確治療就回家了。
“盡管年輕病患早期治療最受益,但那也要保證在發病后四個半小時以內就接受治療,”中風研究項目主管、負責上述調查的神經學專家西曼特·查圖維迪醫生說:“若過了48-72小時,就沒有特別好的治療手段能改善中風的后果了。”
“所有突然出現的癥狀,即使看似不足慮,也值得仔細檢查。”他補充到。
調查分析顯示,有兩類中風病人被誤診的可能性較低,一類是去急診室里看過神經科醫生的,另一類是初診時就做了核磁共振成像的。
“病人自己也要清楚,中風是沒有年齡限制的。”查圖維迪醫生在采訪中談到。
根據美國疾病預防和控制中心報告,三四十歲的成年人的中風發病率出現了大幅度增長。原因之一在于肥胖、糖尿病、高血壓和睡眠呼吸暫停這些危險因素的增多,原因之二是診斷技術的進步。
但是年輕人并沒有充分了解中風的癥狀有哪些。“僅僅20-30%的病人在發作的三小時內去了急診室,”查圖維迪醫生說:“大多數人都情愿等一等,看看癥狀能否自行消退,因此直到發病12-24小時以后才去看急診。”
給人們的警示
進行了一輪很刺激的沖浪后,第二天早晨麥吉一醒來就感到頭痛、渾身不適。他還是去上班了,可回到家時卻又想吐又打冷戰。他以為自己被家里人傳染上了流感。
結果那天夜里,“此生最可怕”的頭痛迫使他去了急診室。主治醫師認為麥吉的癥狀是肌肉緊張性頭痛。他給麥吉靜脈注射了止痛藥后,開了些止疼片,就讓他回家了。
因為“一點兒頭痛”就跑去醫院,真是挺難為情的。所以第二天下午疼痛再次來襲時,麥吉只服了些止疼片。很快,他就感到好像發生了藥物副作用。后來麥吉才知道,當時他真正經歷的是: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即所謂的小中風。這讓他無法說話,一側身體麻木。
當天晚上,麥吉下床去上廁所。在半途中,他失禁了。他發現一側的胳膊不由自主地耷拉了下來。麥吉又進了急診室,這回有兩名醫生讓他去做 CT掃描,診斷麥吉要么患有嚴重的偏頭痛,要么就是中風。當時醫院里沒有MRI設備,無法揭露真正元兇:由一處頸動脈撕裂導致的中風——頸動脈是大腦的營養來源。
最終,救護車和飛機把麥吉一路送到了波士頓,在那里他被確診為中風。然而此時再想用血栓溶解劑tPA(tissue- typeplasminogen activator,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劑)來緩解癥狀已為時太晚。tPA一定要在發病后3-4小時內靜脈滴注才有效(盡管有些醫生擔心tPA會導致動脈破裂病人發生致死性出血,但查圖維迪醫生說tPA對于此類病人是“安全有效的”。)
沖浪時長時間地受到海浪沖擊、可能再加上天生動脈脆弱——麥吉的中風就這樣發生了。其他需要突然扭轉頸部的活動也會造成動脈撕裂,比如水肺潛水(指潛水員自行攜帶水下呼吸系統所進行的潛水活動)、高爾夫、網球、推拿以及頭過度后仰的動作(即所謂的美容院中風:做美容時長時間仰頭過度造成供血不足)。
不過,大部分年輕人的中風還是由血栓所致。原因和誘發心血管的危險因素一樣:肥胖、高血壓、高膽固醇和吸煙。嗜酒與嗑藥同樣可以致病;避孕藥的使用會增加女性發病幾率;容易偏頭痛的人群似乎也更容易中風。
何時盡快行動
中風的顯著特征是突然發作,所以查圖維迪醫生告訴我們:無論什么年紀,只要發生如下癥狀,就必須立刻就醫。
面部、手臂或腿麻木、無力,特別是只發生在一側軀體時。
思維不清,講話困難或不能理解別人的話。
單眼或雙目視物不清。
行走困難,頭暈,喪失平衡感或協調性。
突發的,不明原因的劇烈頭痛。
不像突發心臟病,中風一般都是無痛的。即使初始癥狀消退了,也要認真對待。
在中風發生后的24小時內,CT掃描查不出什么來。”查圖維迪醫生說。他建議人們,如果在急診室里得不到確切的診斷,應當去做MRI,并咨詢神經科醫生。
“病人自己應該有預防意識,堅持全面檢查,要求見神經科的專家。急診室的醫生們也不應過多關注病人年齡因素,要考慮到中風的可能性。”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