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第九人民醫院位于享有重慶后花園美譽的北碚主城區內,其前身為優秀愛國實業家盧作孚先生于1927年創辦的峽區地方醫院,抗戰時期江蘇醫學院搬遷... [ 詳細 ]
主觀性耳鳴早做聽力檢測
時間:2012-11-07 20:18來源:求醫網
報道一:“單側耳鳴,可能病灶作怪” 30歲的張女士右側耳鳴5年,不久前接電話時發覺右耳聽力下降。經頭顱磁共振檢查,顯示右側巨大聽神經瘤,歷時6個小時手術切除腫瘤,耳鳴癥狀明顯減輕。
報道二:“耳鳴,別忘了突發性聾” 32歲的胡先生,左側耳鳴10天。起病后即去就診,檢查鼓膜正常。一周后到另一家醫院就診,經聽力測試,左耳氣、骨導都在50分貝以上,擬診“突發性聾”,給予擴血管、營養神經藥物治療。一周后聽力有所改善,耳鳴減輕。
張女士右耳耳鳴已5年之久,不知是否去耳科就診過,是否做過聽力測試。如果是用左耳接聽電話,恐怕右耳聽力下降還不會被發覺。幸有神經科醫師及時做磁共振檢查,診斷明確,措施得當,經6小時成功切除了巨大聽神經瘤。胡先生起病即去就診求治,因為鼓膜檢查是好的,漏診了一個“突發性聾”。此癥如延誤治療,聽力恢復就很困難了。兩位患者都是以耳鳴為主訴,沒有提及聽力情況,以致一位拖了5年之久,一位險未獲得及時有效的治療。
耳鳴分兩大類:主觀性耳鳴和客觀性耳鳴
耳鳴是在沒有外源性的聲或電刺激情況下的一種聲音感覺。既是耳部疾病的常見癥狀,也是內科、神經科、精神科等疾病的伴隨癥狀,不是一種獨立的疾病。如果找不準原發病,耳鳴就得不到有效控制。因此,尋找原發病因是診斷和治療耳鳴的前提。根據耳鳴能否被外人感知或記錄到,可分為主觀性耳鳴和客觀性耳鳴兩種。前者多見,后者少見。
客觀性耳鳴為搏動性或有節奏特征的耳鳴,多為血管源性、肌源性等病因。筆者早在20世紀70年代開始為單側搏動性耳鳴患者診斷,將聽診管塞在患側耳道內,即可聞及與脈搏同步的有節奏的聲音,如壓迫同側頸部血管,搏動聲即刻消失;除卻壓力即恢復搏動性聲音,患側聽力無明顯異常。手術結扎患側頸內靜脈,獲得良效。據說其病因與血管內的“湍流”有關,近年國內又有類似的報道。而主觀性耳鳴多見,多為持續性,如蟬鳴聲樣,目前尚無法被外人感知或記錄到。
聽覺傳導通路的任何部位發生病變都可以誘發耳鳴。少數單耳持續性耳鳴是聽神經瘤的早期癥狀。以下三點對尋找和診斷耳鳴的原發病有指示性作用。
1耳鳴可繼發于聽覺傳導通路的所有部位,不能因為鼓膜是好的就止步探查;
2病癥是聽覺障礙(即耳聾),不做聽力檢測則難以明確聾的性質和程度;
3聽神經瘤的臨床表現即單側緩慢進行的感音神經性聾和持續性耳鳴。
目前尚沒有精確的耳鳴定位方法,但可采用耳聾的定位方法定位耳鳴的部位。明確屬傳導性(病變部位位于外耳、中耳),感音性(內耳),神經性,中樞性還是混合性耳鳴。由此可知,聽力檢測在耳鳴的診斷、定位占有重要位置。對長期耳鳴患者有必要定期檢測聽力,注意觀察病情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