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中心人民醫院創立于1949年,2003年納入三峽大學教學醫院系列掛牌成立三峽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是一所集醫療、預防、保健、教學、科研于一... [ 詳細 ]
市中心醫院“鉆井”技術清除顱內深部腫瘤
時間:2012-10-24 20:36來源:求醫網
家住秭歸的楊大爺腦部深處長出一個豌豆大小的血管瘤,體積雖不大,但是位置緊要,瘤體脆薄,隨時可能破裂危及生命。放在以往,醫生得把顱骨打開,一路深挖,在去除腫瘤的同時難免傷及正常組織,上周,宜昌市中心人民醫院神經外科通過CT定位,三維立體導航,如同鉆井一樣,通過一個小孔將腫瘤切除。該科主任王雄偉博士告訴記者:“楊大爺手術很成功,目前正在恢復中。”
王雄偉博士將楊大爺腦部的腫瘤比作“**里的骨頭”?!拔覀冞@個手術,就是要在不打破蛋殼、不攪亂蛋白和蛋黃的前提下,把藏在蛋黃里的骨頭取出來!”
據了解,楊大伯今年58歲,半個月前開始頭痛,后來發作越來越頻繁,并伴隨嘔吐,嚴重時還出現了癲癇,到醫院一檢查才發現,原來在他腦部頂葉深處長了一個1x0.8厘米,約豌豆大小的海綿狀血管瘤。
王主任說,這個腫瘤雖小,但長在血管上,瘤體又很脆弱,隨時可能破裂導致顱內出血,致使楊大爺出現偏癱等嚴重后遺癥,嚴重時還會危及生命,因此急需手術根除這個致命隱患。但是這個腫瘤位于主導人肢體運動和感覺的頂葉腦實質深部,距離腦表面4厘米左右,加上腫瘤很小,增加了術中探查的難度。如果采用常規手術的話,由于腫瘤在大腦表面無任何可以被辨認的位點,醫生只能從經驗上判斷腫瘤的位置,因此損傷重要功能區域的概率大大增加,稍有偏差便會造成患者肢體癱瘓、感覺障礙、智能減退等嚴重并發癥,給患者留下難以恢復的長期殘疾。
王雄偉主任對楊大爺的病情進行了仔細的分析,決定運用我市目前單獨的顱腦手術立體定向設備為楊大爺實施手術。王主任介紹,立體定向手術技術可以準確的定位病變所在的位置,起到術中導航的作用,引導醫生繞開重要部位,直擊病灶。
經過周密的術前準備,上周楊大伯在全麻下進行了手術。術前,醫生便利用立體定向裝置上的三維坐標精確定位了該微小腫瘤的坐標部位。術中,醫生在楊大爺的顱骨上鉆開一個直徑3厘米的小孔,在定位裝置的指引下,迅速找到了那個豌豆大的腫瘤,并在電子手術顯微鏡下對腫瘤實施精密切除。術后楊大爺恢復良好,沒有發生運動和感覺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