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深圳醫院原名“深圳市中心醫院”,是深圳市政府投資4.5億元人民幣建成的現代化綜合性醫院。醫院于1999年底建成開業,2001年9月,深... [ 詳細 ]
“北醫百年深圳行”暨醫學中心成立十周年系列活動
時間:2012-11-02 09:59來源:求醫網
金秋季節,是收獲的季節,也是孕育種子的時刻。9月22日,國內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韓啟德、深圳市副市長吳以環、北大常務副校長柯楊、香港科大校長陳繁昌參加了在深圳北京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醫學中心(下稱醫學中心)舉行的“北醫百年深圳行”暨醫學中心成立十周年慶典活動。
歷經十年發展,本著“不求所有,但求所為”的博大精神,醫學中心在深圳市政府、北大、科大三方的共同扶持和推動下,在模式創新、基礎醫療、科研、教學等方面取得了斐然成果。
目前醫學中心已建立1個省級重點實驗室(廣東省男性生殖與遺傳重點實驗室),5個市級實驗室(深圳市神經結構生物學重點實驗室、深圳市皮膚疾病轉化醫學重點實驗室、深圳市頜面部骨再生材料重點實驗室、深圳骨科生物材料工程實驗室、深圳女性重大疾病早期診斷技術重點實驗室),4個市級公共服務平臺(深圳市重大疾病臨床資料和生物資源標本庫、深圳市生物醫學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市皮膚疾病分子診斷公共服務平臺、市醫學影像工程公共服務平臺),1個標準化動物實驗中心。
這些重點實驗室和公共服務平臺近年來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令人鼓舞。包括:針對系統性紅斑狼瘡、特異性皮炎的遺傳學檢測指標研究,可用于該類疾病及其預后的診斷治療,現在已申請專利;針對自身免疫性疾病研究的診斷試劑盒,已進入合作開發和中期試用階段;針對晚期惡性腫瘤、性傳播疾病進行的靶向性基因治療研究,可延長晚期惡性腫瘤患者的生存期,提高性傳播疾病的治愈率。該項研究已進入動物實驗階段;針對阿爾茨默癥(老年癡呆癥)開展的遺傳基因檢測研究,可有效篩選高危病人,進行早期診斷、早期干預治療;
在神經系統蛋白質結構方面,針對蛋白質結構變化,開發小分子化合物新藥,用于神經精神疾病(如孤獨癥、抑郁癥、老年癡呆癥)的治療,具有特異性高、副作用小的優勢;對男性不育和泌尿系統腫瘤發生相關的基因突變及基因在發病中的作用,將成為早期診斷的標志和藥物治療靶點。
此外,醫學中心現已擁有國家、省、市各級研究課題超過百余項,獲得的經費資助達4千余萬元,發表在國內外核心期刊和SCI收錄文章達130余篇,多項研究成果在國際優秀學術雜志《Nature》、《Cell Stem Cell》、《Nature Genetics》等上發表。不少科研項目已申請省、市及國家專利。
在開展高層次醫學科學研究同時,中心借助北大、科大兩所名校師資力量,培養高層次醫學研究人才。目前已建立北京大學神經生物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2個基礎醫學研究的博士研究生培養點,現已招收博士后29名,博士研究生4名,碩士研究生11名。其中21名博士后已順利出站。這些高級人才是深圳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重要人才儲備力量,其中不少人已獲得深圳市地方級或后備級高層次人才的資格。
作為醫學中心第一個母體和發展實體的北京大學深圳醫院,其發展速度和成果同樣有目共矚。經過十多年發展,北大深圳醫院的醫教研等各項工作得到全面提升,綜合實力已名列深圳前列。連續多年在深圳市醫療質量整體評估考核中名列A級,2011年在廣東省三級綜合醫院滿意度測評中名列全省第一。成為深圳市民熟知以及就醫優選的大型綜合性醫療機構之一。
作為深圳市政府與北京大學、香港科技大學三方合作的代表力作:醫學中心在十年發展中不斷嘗試以全新模式創建一所集科研、教學及高新技術成果轉化為一體的新型醫學機構。在醫學和生命醫學領域的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培養高層次醫學研究人才,探索與國際接軌,又符合國內時代發展的創新科學研究運行機制等方面結出累累碩果。
兩所國際優秀大學,一座改革開放城市,不一樣的精彩,一樣的抱負追求。此次,適逢北醫百年慶典之際,選擇在深圳舉辦“北京百年深圳行”系列活動,其深遠意義不言而喻。這既是對醫學中心十年發展所取得成果的認可、肯定,也表達了深圳、北大、科大三方對進一步深入合作的共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