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骨關節炎的常用藥物有哪些
時間:2016-08-08來源:求醫網
治療骨關節炎的常用藥物有哪些?骨關節炎屬于骨科常見疾病之一,一般是由于勞損、創傷、關節先天性異常等因素誘發的,嚴重的患者可出現疼痛、僵硬、關節腫脹等癥狀,此時,患者可以采取藥物來緩解其癥狀,那么,治療骨關節炎的常用藥物有哪些?臨床上治療骨關節炎的常用藥物分為西藥和中藥,患者不可盲目服用,還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下面和小編一起來了解吧。
一、西藥治療骨關節炎:
非甾體類抗炎藥:對骨關節炎病人的炎性表現如關節腫脹、疼痛、積液及活動受限有較好的治療作用,但有的非甾體類抗炎藥物如阿司匹林:消炎痛等,對軟骨基質的合成有遏制作用,長期應用雖然關節疼痛改善,但是骨關節炎的基本病變反會加重。研究中發現,如雙氯芬酸鈉(包括扶他林、戴芬、英太青、雙氯滅痛、奧斯克)、奇諾力、優妥、諾德倫、西樂葆、萬絡等對關節軟骨沒有影響,比較適合應用于骨關節炎。
鎮痛劑:由于骨關節炎病人以老年人居多,而老年人對非甾體類抗炎藥易于發生副作用,且骨關節炎中滑膜炎癥尤其在初期,并非是主要因素,疼痛并非都由滑膜炎所致,所以可選用一般鎮痛藥。經研究,鎮痛劑和非甾體類抗炎藥兩者的止痛作用無顯著差別,而止痛劑的胃腸道不良反應較少。如對乙酰氨基酚(即撲熱息痛),一般服0.3—0.6克,每日2~3次。鎮痛劑可經常服用,也可只在痛時或進行某種活動時服用。
二、中藥治療骨關節炎:
瘀血阻滯型骨關節炎:該型的骨關節炎主要表現為手指、腳趾、跟骨、膝、髖、頸椎等部位關節疼痛,該種疼痛痛有定處,動則加劇,痛劇者不能轉側,痛處拒按。骨關節炎患者常伴有舌質紫暗,或有瘀斑,脈澀。此類患者在治療上應以活血化瘀、理氣止痛為主,可選用桃紅四物湯加減,其方藥組成為:桃仁、當歸、川芎、白芍、生地、水蛭、三七(研粉)、地龍、黨參、蒲黃各10克,全蟲、紅花各5克,每日一劑,用水煎服。也可選用中成藥活血止痛膠囊,每次口服4粒,每日服3次;或選用云南白藥膠囊,每次口服2粒,每日服2次;或選用腰息痛膠囊,每次口服2粒,每日服3次。
肝腎虧虛型骨關節炎:該型的骨關節炎主要表現為手指、腳趾、跟骨、膝、髖、頸椎等部位關節疼痛。疼痛以酸痛為主,疼痛部位喜按喜揉,遇勞痛甚,休息時痛輕,常反復發作。該癥患者還常伴有腰膝無力、面白肢冷,舌淡苔白,脈沉細等癥。骨關節炎患者在治療上應以補益肝腎為主,可選用杞菊地黃丸加減,其方藥組成為:枸杞子、菊花、生地、熟地、山藥、棗皮、茯苓、澤瀉、丹皮、天冬、麥冬、石斛各10克,每日一劑,用水煎服。也可選用中成藥骨刺平片,每次口服5片,每日服3次;或選用壯骨關節丸,每次口服6克,每日服2次,早晚飯后服用;或選用天麻片,每次口服4片,每日服3次。
上述是關于“治療骨關節炎的常用藥物有哪些”的內容,希望大家有所了解,治療骨關節炎的藥物比較多,但是患者們需要根據自身的情況和醫生的指導下服用,希望上述的文章可以幫助到大家。
相關閱讀:
查看更多關于治療骨關節炎的常用藥物有哪些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