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治療方法
時間:2016-03-22來源:求醫網
骨性關節炎對于我們來說并不陌生,如今很多人由于缺乏鍛煉導致膝蓋痛等其他部位的關節疼痛,骨性關節炎嚴重影響了我們正常的工作學習生活,那么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治療方法有哪些呢?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治療方法: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是一種以關節軟骨的變性、破壞及骨質增生為特征的慢性關節病。又稱增生性膝關節炎、老年性膝關節炎。臨床上以中老年發病最常見,女性多于男性。病理特點為局灶性關節軟骨的退行性變,軟骨下骨質變密(硬化),邊緣性骨軟骨骨贅形成和關節畸形。
主要表現是關節疼痛和活動不靈活,X線表現關節間隙變窄,軟骨下骨質致密,骨小梁斷裂,有硬化和囊性變關節邊緣有唇樣增生。后期骨端變形,關節面凹凸不平。
關節內軟骨剝落,骨質碎裂進入關節,形成關節內游離體。骨性關節炎又叫 退行性關節炎,實際并非炎癥,主要為退行性變,屬關節提前老化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治療方法:異常狀態下的關節,如在髕骨切除術后環節處于不穩定狀態時,當關節承受肌力不平衡并加上局部壓力,就會出現軟骨的退行性變。正常的關節和活動甚至劇烈運動后是不會出現骨性關節炎的。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治療方法: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特點是關節軟骨退化和關節表面及邊緣骨質增生。臨床調查證實,骨關節炎的發生率在59~69歲之間占29%,而在75歲以上的占70%。輕度膝骨性關節炎一般發病時間短,疼痛輕,活動無明顯受限,多數通過休息、口服消炎止痛類藥物、局部外敷藥膏、口服中藥等治療均可緩解疼痛。中度膝骨性關節炎發病時間相對較長,反復疼痛,膝關節活動受限,一般保守治療或關節內注射玻璃酸鈉針可緩解疼痛。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治療方法:重度膝骨性關節炎,一般發病時間長、疼痛重、上下樓梯困難,常有膝關節內或外翻畸形,嚴重影響生活質量。X線片見嚴重骨質增生退變,關節間隙明顯變窄或消失。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發展到重度或晚期,保守治療效果不明顯,需及早進行全膝關節表面置換術,以緩解膝關節疼痛。
【本文由北京德勝門中醫院骨科供稿】
查看更多關于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治療方法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