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種常見的髕骨骨折的治療方法
時間:2015-02-07來源:求醫網
人均在50-60歲之間。這個年紀的人維生素D攝入過少的問題特別嚴重,因為隨著年紀變老,皮膚產生這種營養元素的能力在降低。當然,50多歲或更老的婦女因為更年期骨質疏松的緣故,最易發生骨科病髖骨骨折。
1.髕骨上極或下級切除,股四頭肌腱重新附麗術
(1)切除較小骨塊或骨折粉碎部分,將髕韌帶附麗于髕骨上段,或將股四頭肌附麗于髕骨下段骨折。
(2)術后處理用多量敷料包扎,長腿石膏伸直位固定3周,去石膏后不負重練習關節活動。6周后扶拐逐漸負重行走,并加強關節活動度及股四頭肌肌力鍛煉。此法可保全髕骨作用,愈合快,股四頭功能得以恢復,無骨折愈合及關節面不平滑問題。
2.髕骨全切除
適用于不能復位,不能部分切除的嚴重粉碎性骨折。切除粉碎骨折塊時,應盡量保護其骨膜及股四頭肌腱膜。切除后縫合撕裂的擴張部及關節囊,使其恢復到正常松緊度。然后,將股四頭肌腱下拉與髕腱縫合。不能直接縫合者,可用股四頭肌腱翻轉修補縫合。在股四頭肌腱上做“V”形切口,把切下的腱瓣下翻,修補切除髕骨后新形成的缺損。也可用股外側肌及股四頭肌腱的外側部的肌腱瓣向下翻轉修補切除髕骨處的缺損。術后石膏托固定4周,練習膝伸屈活動。
查看更多關于兩種常見的髕骨骨折的治療方法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