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的中醫治療方法
時間:2015-03-20來源:求醫網
一、便秘的針灸療法
1、針刺大腸俞、天樞、支溝等穴:實秘用瀉法;虛秘用補法;冷秘可加艾灸;熱秘可加針刺合谷、曲池;氣滯秘加針刺中脘、行間;氣血虛弱加針脾俞、胃俞;冷秘可加灸神闕、氣海。
2、耳針療法,取穴:大腸、直腸下段、肝、心穴。方法:王不留行籽壓迫,每周更換1次。
3、針刺療法,取穴:足三里、三陰交、脾俞、陽關、中髎。方法:每次取2
4、針刺療法,取穴:支溝、陽陵泉、足三里、大橫穴。方法:每日1次,留針15分鐘,用弧度提拉刮針,中等刺激手法。
二、便秘的按摩療法
1、按摩腹部
(1)摩腹:仰臥于床上,用右手或雙手疊加按于腹部,按順時針做環形而有節律的撫摸,力量適度,動作流暢。約3~5分鐘。
(2)按揉天樞穴:仰臥于床上,用中指指腹放在同側的天樞穴上,中指適當用力,順時針按揉1分鐘。
(3)掌揉中脘穴:仰臥于床上,左手的掌心緊貼于中脘穴上,將右手掌心重疊在左手背上,適當用力揉按1分鐘。
(4)按揉關元穴:仰臥于床上,用一手中指指腹放在關元穴上,適當用力按揉1分鐘。
(5)提拿腹肌:仰臥于床上,兩手同時提拿捏腹部肌肉1分鐘。
2、按摩腰骶
(1)推擦腰骶部:坐于床上,兩手五指并攏,以掌根貼于同側的腰骶部,適當用力自上而下地推擦數次,直至腰骶部發熱為度。
(2)按揉腎俞穴:坐于床上,兩手叉腰,兩拇指按于兩側腎俞穴上,適當用力按揉1分鐘。
3、按摩四肢
(1)按揉合谷穴:以一側拇指指腹按住合谷穴,輕輕揉動,以酸脹感為宜,每側1分鐘,共2分鐘。合谷穴是全身四大保健穴之一,也是清熱止痛的良穴,可以有效緩解因便秘造成的頭暈、飲食不振、情緒煩躁、黃褐斑、痤瘡和腹痛等癥。
(2)按揉支溝穴:以一側拇指指腹按住支溝穴,輕輕揉動,以酸脹感為宜,每側1分鐘,共2分鐘。支溝穴是治療便秘的**穴。
(3)按揉足三里穴:坐于床上,兩膝關節自然伸直,用拇指指腹按在同側的足三里穴上,適當用力按揉1分鐘,感覺酸脹為度。
(4)按揉三陰交穴:坐于床上,兩膝關節自然伸直,用拇指指腹按于同側的三陰交穴上,適當用力按揉1分鐘,感覺以酸脹為度。
以上的自我按摩法能調理腸胃功能,鍛煉腹肌張力,增強體質,尤其適于慢性便秘的人。但必須堅持早晚各按摩一遍,手法應輕快、靈活,以腹部按摩為主。
查看更多關于便秘的中醫治療方法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