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風心病的偏方有哪些
時間:2015-05-04來源:求醫網
風濕性心臟病簡稱“風心病”。風濕性心臟病中醫辨證分為氣血虛虧、癥見心悸瘀阻、心腎陽虛等類型。臨床上以肺絡瘀阻型為多見。此型之病理特點是外邪入體,累及心臟,濕阻血瘀,心肺受損。故治法突出利濕與化瘀并舉,即“利濕兼活血,活血必利濕”。其治療偏方如下:
方1 利濕、化瘀
組成 制半夏9克 枳實9克 云苓30克 丹參15克 川芎9克 蔞芍9克 沙參15克 麥冬9克 五味子9克
功用 利濕,化瘀。
主治 風濕性心臟病,方中半夏、枳實、云茯利濕除痰,丹參、川芎、赤芍活血化瘀,沙參、麥冬、五味子通脈養心,以期濕除瘀消,心疾轉愈。
加減 心悸失眠者,加酸棗仁、柏子仁;氣虛加黨參、黃芪;陽虛加附子、桂枝;浮腫加苡仁、木通;喘甚加蛤蚧。
方2 二尖瓣狹窄伴閉鎖不全風濕性心臟病
組成 灸桂枝15~30克 石膏15克 甜葶藶12克(打碎,包煎) 防己9克 平地木15克 丹參20克,車前子15克 生曬參4.5克(另煎) 紅棗5枚
制用法 先把藥用水浸泡30分鐘,再放火上煎30分鐘,每劑煎2次,將2次煎出之藥液混合。每日1劑,早、晚分服。
主治 風濕性心臟病,二尖瓣狹窄伴閉鎖不全。癥見心悸胸悶,全身水腫,以下肢為甚,辰舌紫紺,脈見歇止。
加減 若紫紺嚴重者,可加干萬年青根6克,或失笑散12克;水腫甚者加蟋蟀粉3~4.5克,納差者加木香、陳皮;正氣衰憊者加別直參3~4.5克。本方人參應另煎取汁,兌入煎好的藥液內,效果較好。服藥期間如遇繼發感染,應暫停服藥。
方3 風濕性心臟病驗方
驗方組成:七葉一枝花15克 兩面針15克 波扣 紅絲線(茜根) 冷飯團根各9克 草果1粒 紅菊2—3朵。
功能主治:風濕性心臟病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一劑。
溫馨提示:患者在平時應預防呼吸道感染。病室要陽光充足、空氣新鮮、溫度適宜,防止因呼吸道感染引起風濕活動、加重病情。
查看更多關于治療風心病的偏方有哪些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