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重癥肌無力的攝食訓練
時間:2015-07-01來源:求醫網
重癥肌無力患者吞咽功能障礙除了影響患者的正常食物攝入、無法保證全身營養狀態外,還可引起嗆咳、發生肺內感染,甚至可造成生命危險,所以應高度重視這一問題。重癥肌無力患者發生吞咽障礙除了治療以外還可以配合攝食訓練來改善,攝食訓練是其中一種飲訓練方法。
重癥肌無力患者的攝食訓練方法:
1、體位:一般讓患者取軀干30°半坐臥位,頭部前屈的姿勢。這種體位可以防止食物從口中漏出,有利于食塊向舌根運送,還可以減少向鼻腔逆流及誤咽的危險。但是,適于患者的體位并非完全一致,實際操作中應該因人而異,予以調整。
2、食物的性狀:一般選擇密度均勻,膠凍樣,易于通過咽及食道且不易發生誤咽的食物。
3、攝食一口量:即最適于吞咽的每次入口量。一般先以少量試之(3~4m1),然后酌情增加。
4、培養良好的進食習慣:養成定時、定量的飲食習慣。
因為重癥肌無力是一種因神經肌肉接頭突觸后膜上乙酰膽堿受體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常累及隨意肌無力和易疲勞,15-63%的重癥肌無力患者可累及吞咽肌致吞咽障礙。吞咽障礙的主要表現是一口食物要分幾次才能咽下,或吞咽時引起咳嗽,或是咽喉部有異物感等進食困難、嗆咳和發音不清晰,最常見和最大的威脅是誤吸,即吞咽時食物誤入氣道,所以可以選擇以上飲食訓練。
查看更多關于有關重癥肌無力的攝食訓練的相關常識>>
神經科疾病
- 植物神經紊亂
- 運動障礙疾病
- 神經康復
- 顱腦脊髓感染
- 重癥肌無力
- 癲癇病
- 運動神經元病
- 神經內科
- 硬化癥
- 癱瘓
- 脊髓損傷
- 脊髓空洞
- 脊髓病變
- 肌營養不良
- 肌肉萎縮
- 格林巴利
- 共濟失調
- 抽動癥
- 羊癲瘋
- 羊角風
- 頭痛
- 神經衰弱
- 腦膜炎
- 特發性震顫
- 多發性硬化
- 神經性厭食癥
- 神經炎
- 脊髓型頸椎病
- 眩暈癥
- 腦疝
- 外傷性癲癇
- 顳葉癲癇
- 原發性癲癇
- 難治性癲癇
- 額葉癲癇
- 結核性腦膜炎
- 急性脊髓炎
- 腦病
- 帕金森病
- 偏頭疼
- 帕金森綜合癥
- 肋間神經痛
- 阿爾茨海默病
- 肌營養不良癥
- 臂叢神經痛
- 不安腿綜合征
- 叢集性頭痛
- 瘋牛病
- 高血壓腦病
- 記憶障礙
- 面神經炎
- 腦梗死
- 腦炎
- 失語癥
- 視神經脊髓炎
- 視神經炎
- 細菌性腦膜炎
- 煙霧病
- 周圍神經炎
- 蛛網膜炎
- 坐骨神經痛
- 脊骨神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