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診斷
時間:2015-02-10來源:求醫網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種良性胃腸道功能性疾病,經適當治療可得到有效控制,其預后良好。臨床癥狀(早飽、食欲不振、惡心、嘔吐等)如不能緩解,可出現維生素缺乏、低蛋白癥等。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診斷標準:
1、有上腹痛,有腹脹,早飽,噯氣,惡心,嘔吐等上腹不適癥狀,至少持續四周或十二月中累計超過十二周。
2、內鏡檢查未發現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糜爛、腫瘤等器質性病變,未發現食管炎,也無上述疾病病史。
3、實驗室、B超、X線檢查排除肝膽胰疾病。
4、無糖尿病、腎臟病、結締組織病及精神病。
5無腹部手術史。對科研病例選擇還需將伴有腸易激綜合征者除外,以免影響研究的可比性。經定期隨訪未發現新的哭質性病變,隨訪時間一年以上。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診斷程序:
功能性消化不良為一排除性診斷,在臨床實際工作中,既要求不漏診器質性疾病,又不應無選擇性地的對每項例患者進行全面的實驗室外及特殊檢查。為此,在全面病史采集和體格檢查的基礎上,應先判斷患者有無下列器質性疾病的“報警癥狀和體征”:45歲以上,近期出現消化不良癥狀。有消瘦、貧血、嘔血、黑糞、吞咽困難、腹部腫塊、黃疸等。消化不良癥狀進行性加重。對有“報警癥狀和體征”者,必須進行徹底檢查直至找到病因。對年齡在45歲以直且無“報警癥狀和體征”者,可選擇基本的檢查如血、尿常規、糞隱血試驗、血沉、肝功能試驗、胃鏡、腹部B超(肝、膽、胰),或先予經驗性治療2-4周觀察療效,對診斷可疑或治療無效者有針對性地選擇進一步檢查。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鑒別診斷:
需要鑒別的疾病見診斷標準所列。其中要特別指出的是,以往將有燒心、反酸癥狀現時胃鏡檢查未見有反流性食管炎者列為反流型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現已將這部分患者歸為內鏡檢查陰性的胃食管反流病。
查看更多關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診斷的相關常識>>
- 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療方法 |
- 功能性消化不良病因 |
- 功能性消化不良飲食 |
- 功能性消化不良專家 |
- 功能性消化不良醫院
- 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療指南 |
- 功能性消化不良癥狀 |
- 功能性消化不良檢查 |
- 視頻 |
- 功能性消化不良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