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明顯癥狀有哪些
時間:2015-12-07來源:求醫網
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明顯癥狀有哪些?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是血液科常見的疾病,通常以骨髓發育異常和髓系細胞分化為特點,一旦患上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之后就會出現其他的并發癥。例如造血功能衰竭、難治性血細胞減少以及無效造血等。同時還會伴隨不同程度的頭暈乏力、面色蒼白等。在這個時候,患者就應該格外重視其癥狀。下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一、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臨床癥狀如下:
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臨床表現無特殊性,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通常起病緩慢,少數起病急劇,一般從發病開始轉化為白血病,在一年之內約由50%以上,貧血患者占90%,包括面色蒼白,乏力,活動后心悸,氣短,老年貧血常使原有的慢性心,肺疾病加重,發熱占50%,其中原因不明性發熱占10%~15%,表現為反復發生的感染及發熱,感染部位以呼吸道,肛門周圍和泌尿系為多,嚴重的粒細胞缺乏可降低患者的抵抗力,出血占20%,常見于呼吸道,消化道,也由顱內出血者,早期的出血癥狀較輕,多為皮膚粘膜出血,牙齦出血或鼻衄,女性患者可有月經過多,晚期出血趨勢加重,腦出血成為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嚴重的血小板降低可致皮膚淤斑,鼻出血,牙齦出血及內臟出血,少數患者可有關節腫痛,發熱,皮膚血管炎等癥狀,多伴有自身抗體,類似風濕病。
二、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特殊類型臨床表現如下:
1、5q-綜合征: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患者第5號染色體長臂缺失而不伴有其他染色體畸變,多發生在老年女性,臨床表現為難治性巨細胞貧血,除偶需輸血外臨床病情長期穩定,很少轉變為急性白血病,50%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患者可有脾大,血小板正常或偶爾增加,骨髓中最突出的表現為有低分葉或無分葉的巨核細胞,常合并中等程度病態造血,但粒系造血正常。
第5號染色體長臂有5種重要造血生長因子基因,即IL-3,IL-4,IL-5,GM-CSF,G-CSF,同時還有GM-CSF受體基因,5q-綜合征如何影響造血生長因子對造血的調控尚不十分清楚。
2、單體7綜合征:第7號染色體呈單體樣改變,多發生在以前接受過化療的患者,單體7很少單獨出現,常合并其他染色體畸變,孤立的單體7染色體畸變常見于兒童,可出現在FAB分型各亞型,大多數有肝脾腫大,貧血及不同程度白細胞和血小板減少,25%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患者合并有單核細胞增多,中性粒細胞表面主要糖蛋白減少,粒,單核細胞趨化功能減弱,常易發生感染,單體7為一個預后不良指標,部分患者可發展為急性白血病。
上述的內容是關于“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明顯癥狀有哪些”的介紹,希望患者們有所了解了,一旦患上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后就要及時明確癥狀,實施對癥治療的原則,最后祝患者們早日康復!
查看更多關于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明顯癥狀有哪些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