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脈夾層(暫無)
主動脈夾層的實驗室檢查
常規的化驗檢查對主動脈夾層的診斷無特殊意義,只能用于排除其他診斷的可能性,偶可因主動脈夾層急性起病與應激有關的白細胞增多,或因嚴重出血及大量血液流入假腔引起的貧血,個別報道有彌漫性血管內凝血;除非夾層血腫累及冠狀動脈發生心肌梗死,血清轉氨酶一般不升高;血沉無明顯增快,但有報道,當出現漿膜腔積血時,血沉可增快;當腸系膜上動脈受累并累及胰腺時,可致血清淀粉酶增高;腎臟受累時,可出現血尿;腦卒中時,可出現血性腦脊液。
1.心電圖
主動脈夾層本身無特異性心電圖改變,既往有高血壓者,可有左室肥大及勞損;冠狀動脈受累時,可出現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心電圖改變;心包積血時,可出現急性心包炎的心電圖改變。
2.胸部X線平片
近年,各種影像學診斷方法已愈來愈受到重視,并廣泛用于診斷主動脈夾層,但按臨床診治要求,X線平片應作為主動脈疾患的診斷常規,胸主動脈瘤和慢性主動脈夾層,可由于平片偶然發現,后前位及側位片,可觀察到上縱隔影增寬,主動脈增寬延長,主動脈外形不規則,有局部隆起,在主動脈內膜可見鈣化影,此時可準確測量主動脈壁的厚度。
3.超聲心動圖及多普勒
二維超聲心動圖對診斷升主動脈夾層具有重要臨床價值,對觀察主動脈內分離的內膜片擺動癥及主動脈夾層的主動脈真假雙腔征非常可靠,并可見主動脈根部擴張,主動脈壁增厚和主動脈瓣關閉不全,且易識別并發癥,如心包積血,胸腔積血等,多普勒超聲不僅能檢出主動脈夾層管壁雙重回聲之間的異常血流,判斷假腔中有無血栓,而且對主動脈夾層分型,破口定位,主動脈瓣反流定量分析及左室功能測定等都具有重要診斷價值,雖經胸壁超聲心動圖對主動脈夾層具有不同程度的確診或篩選診斷作用,而且檢查方便。
4.計算機斷層掃描(CT)
CT可顯示病變的主動脈擴張,發現主動脈內膜鈣化優于X線平片,如果鈣化內膜向中央移位提示主動脈夾層,如果向外圍移位提示單純主動脈瘤,由于它的掃描垂直于主動脈縱軸,故比動脈造影更易檢測撕裂的內膜垂直片,后者呈一極薄的低密度線,將主動脈夾層分為真,假兩腔,假腔內的新鮮血栓在平掃時表現為密度增高影,這均是診斷主動脈夾層最特異性的征象之一,CT對降主動脈夾層準確性高,但對主動脈升弓段夾層,由于動脈扭曲,可產生假陽性或假陰性;另外,它不能診斷主動脈瓣閉鎖不全,也不能了解主動脈夾層的破口位置及主動脈分支血管情況。
5.磁共振成像(MRI)
MRI與CT效果類似,但與CT相比,它可橫軸位,矢狀位,冠狀位及左前斜位等多方位,多參數成像,且不需使用造影劑即可全面觀察病變類型和范圍及解剖形態變化,其診斷價值優于多普勒超聲和CT,診斷主動脈夾層的特異性和敏感性均達90%以上,尤其是當主動脈夾層呈螺旋狀撕裂達腹主動脈時,仍能直接顯示主動脈夾層真假腔,更清楚地顯示內膜撕裂的位置以及病變與主動脈分支的關系,其缺點是費用高,不能用于裝有起搏器和帶有節,鋼針等金屬物的病人,不能滿意顯示冠狀動脈及主動脈瓣情況。
6.數字減影血管造影(DSA)
少創性的靜脈注射DSA,對B型主動脈夾層的診斷基本上可取代普通動脈造影,可正確發現主動脈夾層的位置與范圍,主動脈血流動力學和主要分支的灌注情況,部分病人在DSA可清楚見到撕裂的內膜片,易于發現主動脈造影不能檢測的鈣化,但對A型或Marfan綜合征升主動脈夾層,靜脈DSA有其局限性,分辨力較差,常規動脈造影能發現的內膜撕裂等細微結構可能被漏診。
7.主動脈造影
目前多采用經動脈逆行插管造影的方法,最大優點是能證實內膜撕裂的入口和出口,明確主動脈分支受累情況,估測主動脈瓣關閉不全的嚴重程度等,大多數外科醫生仍認為在確立診斷,制定手術計劃時主動脈造影是必不可少的,其缺點是有創性,特別是對極危重的急性患者術中有一定危險性,而動脈注射的DSA能產生滿意的效果,是很有前途的檢查方法, 8.血和尿檢查白細胞計數常迅速增高,可出現溶血性貧血和黃疸,尿中可有紅細胞,甚至肉眼血尿。
- 友情鏈接:
- 主動脈夾層地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