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得了小兒腦癱會出現哪些癥狀
時間:2016-03-17來源:求醫網
孩子得了小兒腦癱會出現哪些癥狀?小兒腦癱是一種危害性非常大的疾病,該疾病的出現嚴重侵害著患兒的身體健康,同時給患兒的家庭也帶來沉重的打擊。很多家長由于對小兒腦癱的癥狀表現并不是很了解,在孩子出現小兒腦癱癥狀時,無法及時發現及時治療。那么,孩子得了小兒腦癱會出現哪些癥狀呢?為了便于大家了解,下面就做下詳細的介紹。
小兒腦癱發展分為三個階段,開始1—6個月為第一階段,小兒腦癱患兒常表現為肌肉無力,抬頭困難,坐不住,手指及大腿等各關節都過度背屆,當然也站不穩。
半年到兩年為第二階段,小兒腦癱患兒肌肉張力不穩定,關節活動開始有阻力。有時像折刀感。最后階段表現為各種形式的痙攣。如果患兒在小兒腦癱早期就明確診斷,應該盡早開始運動訓練,因痙攣和畸形尚未發生,此時必須讓小兒腦癱患兒一直保持關節的充分活動,活動范圍要達到正常的極限。同時,兩歲以內的孩子腦細胞分化尚未完全,有很大的可塑性。此時加強運動訓練,是預防惡化、恢復功能的有利時機。
因為小兒腦癱的發病機制各不相同,臨床上常表現為不同腦區受累的特征。根據相應的臨床特點,腦癱可分為共濟失調型、痙攣型、手足徐動型等多種類型。共濟失調型小兒腦癱較少見,主要表現為小腦病變體征,常見眼球震顫,辨距不良,步態不穩、搖晃及意向性震顫等。痙攣型小兒腦癱主要表現為肌張力“折刀樣”增高,以屈肌張力增高為主,下肢內收肌群尤為顯著。小兒腦癱患兒雙大腿外展困難,膝部屈曲不易伸直,腓腸肌收縮而致跟腱攣縮。手足徐動型小兒腦癱常常表現為四肢、頭面部或全身肌肉的“蠕蟲樣”不自主運動。緊張、興奮時加重,安靜時減輕,入睡后多動消失。
以上就是關于“孩子得了小兒腦癱會出現哪些癥狀”的相關內容介紹,希望對大家的了解有幫助。孩子得了小兒腦癱容易出現的癥狀有很多,家長對以上介紹的癥狀一定要引起重視,在發現孩子出現癥狀時盡早到正規醫院檢查,確診后及時治療,只有這樣才能有效避免病情加重。
查看更多關于孩子得了小兒腦癱會出現哪些癥狀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