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頭市中心醫院是一家發展迅速且聲譽卓著的醫院。醫院現有建筑總面積10萬平方米;病床編制750張,實際開放975張;設置住院臨床科室25個,... [ 詳細 ]
心理因素影響藥效
時間:2012-11-28 09:51來源:求醫網
老王近些日子常呃逆不止,有時吃飯感到吞咽不暢,他懷疑自己患了食道癌,為此緊張不已,焦慮不安,呃逆現象更加頻繁。到醫院做了胃鏡檢查,是賁門痙攣,而不是什么胃癌或食道癌??衫贤醭粤酸t生開的解痙藥卻絲毫不見效果,只好找專家看病,老專家詳細詢問病史,認真檢查,對他的病解釋得頭頭是道,并許諾給他用點**藥,一吃就好。果然,老王服藥后立即好轉。事實上,老專家開的藥與原來醫生開的完全一樣。
類似的情況在臨床工作中并不少見,同樣的藥,專家或優秀使用時療效優于一般醫生,易產生藥到病除之效。究其原因就是病人對專家從心底產生了信賴感,加上專家良好的工作態度,對疾病解釋得一清二楚,無形之中產生了暗示用,從而發揮了神奇的效果。俗話說,良言勝過良藥。醫生恰當的言語行為,有一種良性的暗示作用,對病人具有獨特的治療力量,可與藥物相得益彰,促使病人盡快康復,這便是“藥物的心理效應”。
藥物在體內代謝及發揮作用的過程中,既受生物因素的影響,又受心理因素的影響。心理上的失衡,可導致大腦皮層功能調節失常而出現一系列功能紊亂的現象,使藥物難以發揮療效。
其實,胃腸道功能也受情緒影響,過度的緊張、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都可干擾胃腸道的生理功能。研究表明,情緒的好壞直接影響到胃腸道的蠕動、排空和吸收功能,抑郁者的胃排空時間延遲,而焦慮、過度興奮時胃腸道蠕動加快,排空時間縮短。
一般來說,藥物吸收的部位是在小腸,服藥之后,胃排空時間的長短使藥物或快或慢到達小腸,就會影響藥物的吸收和血漿濃度,因此療效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