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市第四人民醫院始建于 1956年10月,其前身為霸州市第一醫院,經過近五十年的發展,已成為一所集醫療、 教學、科研、康復、預防保健于一體的... [ 詳細 ]
耳鼻喉科成功完成首例乳突治療術
時間:2012-11-20 10:10來源:求醫網
慢性化膿性中耳炎是耳鼻喉科的常見病、多發病之一。反復流膿、鼓膜穿孔及聽力下降為主要臨床特點。嚴重者可引起顱內外并發癥。其病因多為急性化膿性中耳炎未及時治療或用藥不當或病菌毒性過強等遷延為慢性。
根據病理及臨床表現,將慢性化膿性中耳炎分為3型,各型間一般無階段性聯系,臨床上以單純型最多見。其次是膽脂瘤型,膽脂瘤是由于鼓膜、外耳道的復層鱗狀上皮經穿孔向中耳腔生長堆積成團塊,其外層由纖維組織包圍,內含脫落壞死上皮、角質物和膽固醇結晶,故稱為膽脂瘤,非真性腫瘤。膽脂痛能分泌腫痛壞死因子a,對骨質破壞起到一定作用。炎癥可由骨質破壞處向周圍擴散,導致一系列顱內外并發癥,因此,一經發現,應盡早行乳突治療術,清除病灶,預防并發癥的發生。
近些年來,隨著耳顯微外科、內鏡中耳手術以及微創耳外科的開展與普及,及時處理中耳細微病變,徹底清除中耳病灶的同時,保留或改善聽覺功能,將會逐步成為慢性化膿性中耳炎手術治療的基本原則。以往,我科門診也有不少膽脂瘤型中耳炎的患者就診,往往我們只能是做到對疾病的明確診斷,因為沒有醫療器械及技術尚未完全成熟,故常建議患者到上級醫院手術治療。
年醫院為我科引進了耳科疾病所用醫療器械,于今年初聘請301醫院專家成功治愈了一例患病10多年的患者,順利完成了我院首例“右耳改良乳突治療術+鼓室探查,膽脂瘤清除術+聽小骨置入及鼓室成形術” 的手術治療。手術當天,我科全體醫生觀看學習了手術操縱過程,并向專家請教學習了手術的注意事項及術后術區的護理、換藥情況,以及對耳部的解剖及神經走向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術后,我科全體醫生密切關注患者術區變化,術區干燥、移植物存在,生長情況良好,聽力大大改善,無面癱及感音神經性耳聾的發生,患者痊愈出院。
經過這次的學習,我們對膽脂瘤型中耳炎的診斷及治療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在此基礎上,我們科將更加努力學習手術的操作步驟及術式的選擇,爭取在醫院的支持下早日掌握此項技術操作,進一步提高我科的醫療水平,為患者帶去福音,免去患者外地就醫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