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軍醫大學唐都醫院功能神經外科主任醫師王學廉教授說道,“三叉神經痛”這個詞很多人都聽過,這是一種中老年常見的面部疾病,主要是表現為三叉神經分布區域的疼痛。該病一旦發作,患者不能做洗臉、刷牙、說話、吃飯等簡單動作,非常影響正常生活,而且一些小動作就能誘發疼痛發作,給病人帶來很大痛苦。
今年60歲的三叉神經痛患者楊女士,主因“反復發作性右側面部抽疼10年”住院治療。10年前患者無明顯誘因的出現右側面部疼痛,開始時為右側面頰部靠近鼻翼處,呈短暫性銳痛,反復發作,呈電擊樣和針刺樣疼痛。后來癥狀發作逐漸頻繁,部位從右側口角以上致眼裂以下不定。
前往當地其他醫院診斷為三叉神經痛,給予口服卡馬西平治療,患者疼痛發作時口服一片,疼痛能緩解。后發作頻繁,每日口服卡馬西平,1片/次,2次/日,疼痛基本能控制。但之后癥狀逐漸加重,說話、吃飯、刷牙時均可誘發,發作十分頻繁,口服卡馬西平也不能完全控制,休息后可稍好轉。患者嘗試其他方法治療,均不能完全緩解。一個月前卡馬西平量開始增加為8片/次,3次/天,服藥后開始出現嚴重副作用。
今為求手術治療,患者來到第四軍醫大學唐都醫院功能神經外科就診,門診以“三叉神經痛”收入功能神經外科。根據患者情況,我院神功能經外科主任醫師高國棟教授決定盡快為患者實行三叉神經顯微血管減壓術,幫助患者緩解疼痛。
第四軍醫大學唐都醫院微血管減壓術,這是一種治療三叉神經痛的常用手術,屬于微創手術的一種,開刀面積小,治療效果明顯,是目前多數病患的最優選擇。
手術在全麻的情況下,于患者左側乳突后入路,切口長約200px,刀切頭皮至皮下,電刀分離肌肉至骨膜。牽開器牽開,暴露顱骨表面,顱骨鉆3孔,咬骨鉗咬開顱骨成62.5px*62.5px大小骨瓣,骨窗大小約87.5px*3. 125px,注意保護磺竇及乙狀竇?!笆弊智虚_硬膜,釋放部分腦脊液,向后牽開小腦半球,分離暴露芹側三叉神經,見其周同血管附著壓迫,仔細分開后,墊入小塊墊片。術區嚴格止血,無活動性出血后,縫合硬膜,并用人工硬腦膜修補。連接片還納固定骨瓣,分層縫合筋膜、肌肉、皮下及皮膚。手術順利完成。
術后患者楊女士面部三叉神經痛的情況明顯好轉,疼痛完全消失,手術效果明顯。身體恢復良好,在功能神經外科醫師李楠博士的仔細檢查下,決定允許其出院療養。關于三叉神經痛,李楠博士強調,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應該重視面部的保養工作,飲食上以清淡為主,切忌刺激強、堅硬的食物,避免疼痛的再次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