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是如何治療坐骨神經痛的
時間:2015-02-06來源:求醫網
坐骨神經痛是指沿坐骨神經通路(腰部、臀部、大腿后側、小腿后外側及足外側)以放射性疼痛為主要特點的綜合征。中醫治療坐骨神經痛講究的是辨證治療,患者在治療的時候還需選擇正規的醫院,以免對病情產生不利的影響。
1.風寒濕邪,閉阻經絡
下肢疼痛,活動或受涼后加重,呈持續性鈍痛或伴陣發性加劇,加劇時疼痛可呈燒灼或刀害蟲樣,夜間尤甚,肌肉麻木不仁,舌質淡、苔薄白,脈弦緊。
[治法]袪風勝濕,溫經散寒
[方藥]小活絡丹加減:川芎12克,草烏12克,桂枝13克,細辛305克,膽南星13克,乳香12克,沒藥12克,烏蛇肉13克,漢防已35克,懷牛膝16克,宣木瓜13克,赤芍13克,防風13克,全蝎7克。脾虛納呆,苔白膩酌加茯苓、白術健脾滲濕;腰痛加川斷、杜仲強腰固腎止痛。
2.氣虛血瘀,脈絡阻滯
一側腰腿作痛,疼痛綿綿不已,明輕時重,下肢麻木,屈伸不利,痛點不利,痛點固定不移,入夜尤甚。舌質紫暗,脈多弦澀。
[治法] 益氣活血,養血通絡
[方藥] 桃紅四物湯加減:獨活12克,桑寄生13克,川牛膝25克,當歸13克,川芎25克,黃芪25克,雞血藤35克,桂枝10克,烏蛇肉25克,乳香10克,投藥10克,桃仁10克,紅花12克,元胡12克,威靈仙35克,甘草4克。
3.肝腎虧虛,寒濕侵襲
一側腰腿作痛,咳嗽、噴嚏、用力排便時疼痛加劇,伴小腿麻木、發涼,畏寒喜溫,舌質淡,苔薄白,脈沉或沉細。
[治法] 溫腎養肝,疏風散寒,祛濕通絡.
[方藥] 獨活寄生湯加減:桑寄生35克,炒杜仲13克,獨活13克,細辛3.5克,當歸尾13克,赤芍13克,桂枝13克,烏蛇肉13克,生薏苡仁25克,制附子 13克,懷牛膝13克,防風12克,熟地25克。疼痛較甚者酌加乳香、沒藥以活血止痛,腰痛加川斷、杜仲以強筋壯骨。
查看更多關于中醫是如何治療坐骨神經痛的的相關常識>>
神經科疾病
- 植物神經紊亂
- 運動障礙疾病
- 神經康復
- 顱腦脊髓感染
- 重癥肌無力
- 癲癇病
- 運動神經元病
- 神經內科
- 硬化癥
- 癱瘓
- 脊髓損傷
- 脊髓空洞
- 脊髓病變
- 肌營養不良
- 肌肉萎縮
- 格林巴利
- 共濟失調
- 抽動癥
- 羊癲瘋
- 羊角風
- 頭痛
- 神經衰弱
- 腦膜炎
- 特發性震顫
- 多發性硬化
- 神經性厭食癥
- 神經炎
- 脊髓型頸椎病
- 眩暈癥
- 腦疝
- 外傷性癲癇
- 顳葉癲癇
- 原發性癲癇
- 難治性癲癇
- 額葉癲癇
- 結核性腦膜炎
- 急性脊髓炎
- 腦病
- 帕金森病
- 偏頭疼
- 帕金森綜合癥
- 肋間神經痛
- 阿爾茨海默病
- 肌營養不良癥
- 臂叢神經痛
- 不安腿綜合征
- 叢集性頭痛
- 瘋牛病
- 高血壓腦病
- 記憶障礙
- 面神經炎
- 腦梗死
- 腦炎
- 失語癥
- 視神經脊髓炎
- 視神經炎
- 細菌性腦膜炎
- 煙霧病
- 周圍神經炎
- 蛛網膜炎
- 坐骨神經痛
- 脊骨神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