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惑之年需謹慎預防直腸癌勿大意
時間:2016-08-08來源:求醫網
隨著時間的不斷發展,人們的思想意識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據相關的調查發現,近8年我國直腸癌發病率逐年升高。且每年以9%的速度加速上升。預計到2017年,我國至少有30萬例新增病例。由于直腸癌的發病重災區為中青年,專家呼吁高危人群重視其預防和治療。
篩查能夠有效預防
直腸癌的篩查同時也是相對簡單有效的措施,臨床經驗豐富的醫生通過直腸指檢和電子腸道鏡檢查,基本都能排查直腸癌,其準確率在80%以上。因此,美國內科醫師協會(ACP)在發布結直腸癌篩查新指南時也將腸鏡檢查列為優選,并建議一般人群在50歲時開始結直腸癌篩查,而高危人群則應在40歲開始篩查,且每5年一次。
由于晚期直腸癌的預后普遍較差,早預防、早發現和早治療非常重要。據曹暫劍醫師介紹,如果通過篩查能早期發現直腸癌,患者就可能多活20到30年。據統計,結直腸原位癌(極早期)5年生存率為94.1%,局部癌變為84.6%,如發生肝轉移等,則5年生存率下降到5.7%
發展趨勢令人擔憂
研究還發現,我國大城市結直腸癌發病率增速遠超西方國家,發病年齡多在40~60歲,高峰在50歲左右,30歲以下青年患者也有不少。其中位發病年齡比歐美提前了10年左右,值得重視。此前的數據顯示,我國每年新增結直腸癌病例13余萬,預計到2015年,還將增加到21.8萬例。
目前我國平均每5分鐘便會新增1例直腸癌或結腸癌病例,結直腸癌已逐步躍升為第2大惡性腫瘤。由于晚期結直腸癌最常見的轉移部位是肝,所以患者生存率明顯較低。他建議公眾多了解結直腸癌發病規律及現狀,增強防治意識,進入健康的良性循環中。
一些獨立研究也證實了這一趨勢,我國結直腸癌發病率近5年不斷攀升。該院一項針對2042例結直腸癌患者的研究顯示,2002-2007年收治人數比1995-2001年增加了1.67倍;其中50-70歲發病率占總數的53.7%;年齡小于40歲的中青年患者結直腸癌惡性程度較高。
預防結直腸癌從3方面做起
養成良好生活習慣,不吸煙、不酗酒。
密切注意大便性狀、排便習慣的變化:當出現粘液便、血便、黑便、大便不成形、大便便條變細,大便排便習慣的變化、排便次數改變,經常腹瀉或者排便困難等癥狀時,一定要前往醫院做正規檢查。
飲食中應盡量避免“三高一低”的食物:高脂肪、高蛋白、高熱量、低纖維的食物避免過多攝入,發揚國內傳統飲食文化,飲食要雜而廣,不要偏食。發霉的花生,酸菜、咸魚、臘腸等腌制品、熏制品不可過度食用。
早期癥狀容易誤診
直腸癌早期癥狀有很強隱匿性,其便血、腹瀉等癥狀容易與痔瘡和腸道疾病混淆,二者有相似性,比如便血就可能被認為是痔瘡。即使醫生在排查之前,同樣可能想到臨床多見的痔瘡或痢疾等腸道疾病。種種原因,造成有的患者會在一段時間治療后才能確診。據國內文獻資料顯示,直腸癌誤診率達30%~40%,其中青年人誤診率可高達65%~75%。
直腸癌的早期癥狀主要有便血、大便性狀和排便習慣改變、排便困難等,醫生會結合各種指征來和痔瘡、腸炎等予以區別,而患者則應在發現這些癥狀后盡快排查直腸癌。
直腸癌有早期不易發現的特點,而且容易誤診,真正早期的發現率非常低。這也是我國目前約60%到70%以上的病人都是中晚期患者的原因之一。
對于那些不惑之年的中年人來講,預防直腸癌的相關知識一定要多多的學習,因為在這個時候,直腸癌常常會選擇他們。通過上述的介紹之后,一定要在生活中多多注意相關的生活習慣和細節。營養合理的飲食,適當的鍛煉,遠離直腸癌。
【本文由上海中大腫瘤醫院供稿】
查看更多關于不惑之年需謹慎預防直腸癌勿大意的相關常識>>
腫瘤科疾病
- 多發性骨髓瘤
- 胃癌
- 結腸癌
- 軟組織肉瘤
- 腫瘤與疼痛
- 肺癌
- 食管癌
- 食管良性病變
- 淋巴瘤
- 胃癌
- 結腸癌
- 腫瘤與疼痛
- 軟組織肉瘤
- 直腸癌
- 腫瘤疾病
- 肺癌
- 甲狀腺癌
- 食管癌
- 縱隔腫瘤
- 垂體腺瘤
- 脊髓腫瘤
- 顱內腫瘤
- 泌尿系腫瘤疾病
- 軟組織肉瘤
- 胸主動脈瘤
- 乳腺癌
- 乳腺纖維腺瘤
- 肝癌
- 肝血管瘤
- 胰腺癌
- 婦科腫瘤
- 小兒血液腫瘤
- 小兒腫瘤
- 小兒骨腫瘤
- 眼眶病眼腫瘤
- 骨腫瘤
- 脊柱腫瘤
- 鼻咽癌
- 口腔頜面腫瘤
- 皮膚腫瘤
- 腎癌
- 前列腺癌
- 膀胱癌
- 黑色素瘤
- 間質瘤
- 宮頸癌
- 骨癌
- 膠質瘤
- 腦動脈瘤
- 聽神經瘤
- 垂體瘤
- 顱咽管瘤
- 腦瘤
- 子宮癌
- 淋巴癌
- 卵巢癌
- 血管瘤
- 脂肪瘤
- 胰腺腫瘤
- 陰莖癌
- 賁門癌
- 腦膠質瘤
- 脂肪肉瘤
- 肺腺癌
- 肉瘤
- 非霍奇金淋巴瘤
- 舌癌
- 錯構瘤
- 骨瘤
- 軟骨瘤
- 甲狀腺腺瘤
- 骨巨細胞瘤
- 軟纖維瘤
- 神經膠質瘤
- 頸部血管瘤
- 軟組織腫瘤
- 外陰腫瘤
- 非骨化性纖維瘤
- 殘胃癌
- 早期乳腺癌
- 輸尿管腫瘤
- 漿細胞瘤
- 食管平滑肌瘤
- 中耳癌
- 小腸腫瘤
- 膽囊腫瘤
- 骨髓瘤
- 骨樣骨瘤
- 皮膚纖維瘤
- 霍奇金淋巴瘤
- 蔓狀血管瘤
- 小兒血管瘤
- 腦垂體腺瘤
- 腎盂癌
- 睪丸腫瘤
- 胸腺癌
- 炎性乳腺癌
- 鼻血管瘤
- 腸癌
- 腸腫瘤
- 唇癌
- 大腸癌
- 膽管癌
- 膽脂瘤
- 腹部腫塊
- 睪丸癌
- 結直腸癌
- 口腔癌
- 淋巴管瘤
- 鱗狀細胞癌
- 毛囊瘤
- 腦血管瘤
- 尿道癌
- 氣管腫瘤
- 上頜竇癌
- 腎錯構瘤
- 腎腫瘤
- 嗜鉻細胞瘤
- 外陰癌
- 外陰浸潤性鱗癌
- 外陰平滑肌肉瘤
- 外陰乳頭狀瘤
- 外陰脂肪瘤
- 胃平滑肌瘤
- 纖維肉瘤
- 心臟內粘液瘤
- 星形細胞瘤
- 胸腺瘤
- 胸腺囊腫
- 牙齦癌
- 牙齦瘤
- 眼部腫瘤
- 胰腺囊腫
- 陰道癌
- 尤文氏肉瘤
- 原位癌
- 粘液表皮樣癌
- 蛛網膜囊腫
- 胃腸道癌
- 胃惡性淋巴瘤
- 胃畸胎瘤
- 腸系膜動脈瘤
- 腸系膜囊腫
- 腸系膜腫瘤
- 腸血管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