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肺栓塞的癥狀主要是什么
時間:2015-01-31來源:求醫網
肺栓塞在我國發病率有逐步上升的趨勢。但目前臨床醫生對此病的認識尚不足,誤診率仍在70%以上,慢性者可高達90%。
慢性肺栓塞由于有機化性血栓所致慢性循環障礙,與急性肺栓塞相比,勞力性呼吸困難,胸悶、心悸及暈厥等與組織缺氧相關的癥狀更為突出。體征及相關檢查、X線胸片、ECG、心臟彩超等亦證實,慢性肺栓塞患者多伴有肺動脈高壓。如病人有DVT、有肺動脈高壓的癥狀和體征,結合ECG、X線胸片、心臟彩超、血氣分析、通氣/灌注掃描,胸部增強CT的檢查,則慢性肺栓塞的診斷不難確立。
慢性肺栓塞的病人5年存活率只有60%左右,多數病人伴有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動脈高壓。目前,認為肺動脈血栓內膜剝離術是最有效的治療方法。我國也相應開展了此項手術,但只限于極少數醫院[3],遠遠滿足不了需求。郭麗萍等[4]報告肺栓塞發病大于2周者應用尿激酶治療,溶栓率可達75%,其中病程大于4周1例經溶栓后經胸部增強CT證實栓子大部分溶解。
慢性肺栓塞治療的有效率雖較急性者的84%有一定的差距,且病死率較高,但仍有57%的病人經溶栓或抗凝治療臨床癥狀得到了改善,部分病人經胸部增強CT證實,肺動脈血栓可以大部分或部分消失。在我國現行條件下,對于肺栓塞包括診斷確切的慢性肺栓塞病人應積極地進行溶栓和抗凝治療,這對于肺栓塞病人的預后及防止栓塞的再發應是十分有益的。
查看更多關于慢性肺栓塞的癥狀主要是什么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