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診斷食物變態反應
時間:2015-01-31來源:求醫網
是什么原因導致食物過敏的呢?引起食物過敏的主要原因是致敏抗原激活腸固有膜的IgE漿細胞產生大量的IgE抗體,并與肥大細胞結合,固定在這些細胞的表面。當食物中的致敏原再次進入體內與胃腸黏膜肥大細胞表面的IgE相結合,使肥大細胞激活脫顆粒釋放一系列參與過敏反應的炎癥介質,使血管通透性增加,引起Ⅰ型變態反應部分抗原物質也可選擇性地與漿細胞IgG、IgM、IgA或T細胞結合,形成免疫復合物,從而引起局部或(和)全身性的Ⅲ型或Ⅳ型變態反應而年齡、食物的消化過程、胃腸道的通透性、食物抗原的結構遺傳因素等可影響食物過敏反應的發生。食物變態反應在生后最初幾年最常見大多數患兒到了2~3歲就對該食物產生耐受,癥狀隨之消失。IgE介導者可能持續時間較長。開始的嚴重性與以后臨床癥狀消失與否無關但由于避食食物變應原不徹底特別是十幾歲的兒童,致使其敏感性持續存在。那么,如何診斷食物變態反應呢?
食物變態反應的診斷,首先根據詳細的病史、皮膚試驗或RAST的結果判定。如果疑為IgE介導,應排除有關食物必要時做盲攻擊,但病史中有過嚴重過敏反應者或診斷明確者不做。疑為非IgE介導的食物所致胃腸道疾病,其診斷在攻擊前和攻擊后需做活檢,無條件時應做食物的排除和攻擊試驗。根據病史和(或)皮膚試驗疑為IgE介導的疾病或食物誘發的小腸結腸炎,應排除可疑食物1~2周。其他胃腸變態反應疾病排除可疑食物可長達12周。如果癥狀未改善,則不大可能是食物變態反應不能僅根據皮膚試驗或RAST做出Ⅰ型食物變態反應的診斷。許多患者據此被誤診為某種食物所致的食物變態反應,而避免了他們不該禁食的食物因此病史和食物的盲攻擊對病因的診斷很重要。臨床還注意到,IgE型和非IgE型可同時存在或相互轉化,以及患者隨時可能對新的食物變應原過敏。
查看更多關于如何診斷食物變態反應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