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性癱瘓的早期藥物治療效果好不好
時間:2016-02-22來源:求醫網
腦性癱瘓的早期藥物治療效果好不好?很多人可能認為腦性癱瘓這種疾病是治不好的,其實這種想法是相當錯誤的,大家要了解到腦性癱瘓雖然是一種復雜的腦部疾病,但是治療后患者往往也能夠減輕功能障礙,而且有些癥狀較輕的患者還是能夠回歸社會生活的。對于腦性癱瘓的早期來說是可以通過藥物治療來改善病情的,其中可以包括兩類藥物,一種是營養腦細胞、改善腦代謝的藥物,另一種是改善腦微循環的藥物,請大家來看下文中的介紹吧。
腦性癱瘓的早期藥物治療目的是為了改善顱內供血障礙,促進腦細胞代謝,促進神經細胞的再生與修復,減輕和防止神經后遺癥的產生。通過藥物治療能夠幫助患者改善病情,這對治療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營養腦細胞、改善腦代謝的藥物:本類藥物多為含必需氨基酸及低分子多肽的藥物,可直接進入腦的神經細胞,促進病損的腦細胞功能恢復。腦活素注射液、腦蛋白水解物注射液、腦多肽注射液,用法及劑量:5~10 毫升/每日,溶于生理鹽水100~250亳升中靜滴,每日一次,15~20 日為一療程。
改善腦微循環的藥物:胞二磷膽堿注射液,用法及劑量:50~200毫克/每日,用5%或10%葡萄糖注射液稀釋至150~200 毫升,緩慢靜脈滴注,每日一次,20日為一療程。東莨菪堿注射液,用法及劑量:每日0. 03~0.06 毫克每公斤,用5%或10%葡萄糖注射液稀釋至50~100 毫升,緩慢靜脈滴注,每日一次,20 日為一療程。較好在多部位微循環顯微鏡的監測下用藥,根據患兒微循環障礙的程度及耐受性逐步遞增用量。
除了了解腦性癱瘓的藥物治療外家長朋友們還要知道,和所有慢性殘疾兒童一樣,患兒的父母也需要幫助和指導,讓他們理解兒童的狀況和潛能,并減輕他們自己的不良感受。只要有父母持之以恒,患兒就有可能達到他們最大的潛能。
腦性癱瘓的早期藥物治療效果好不好的問題現在就為大家介紹完了,希望上述的內容能夠幫助到朋友們治療腦性癱瘓這種疾病,本文要提醒家長朋友們的是要堅持為患兒進行治療,持之以恒的治療是能夠讓腦性癱瘓患兒得到很好的康復的,最后也祝愿腦性癱瘓的患兒能夠早日康復。
查看更多關于腦性癱瘓的早期藥物治療效果好不好的相關常識>>
神經科疾病
- 植物神經紊亂
- 運動障礙疾病
- 神經康復
- 顱腦脊髓感染
- 重癥肌無力
- 癲癇病
- 運動神經元病
- 神經內科
- 硬化癥
- 癱瘓
- 脊髓損傷
- 脊髓空洞
- 脊髓病變
- 肌營養不良
- 肌肉萎縮
- 格林巴利
- 共濟失調
- 抽動癥
- 羊癲瘋
- 羊角風
- 頭痛
- 神經衰弱
- 腦膜炎
- 特發性震顫
- 多發性硬化
- 神經性厭食癥
- 神經炎
- 脊髓型頸椎病
- 眩暈癥
- 腦疝
- 外傷性癲癇
- 顳葉癲癇
- 原發性癲癇
- 難治性癲癇
- 額葉癲癇
- 結核性腦膜炎
- 急性脊髓炎
- 腦病
- 帕金森病
- 偏頭疼
- 帕金森綜合癥
- 肋間神經痛
- 阿爾茨海默病
- 肌營養不良癥
- 臂叢神經痛
- 不安腿綜合征
- 叢集性頭痛
- 瘋牛病
- 高血壓腦病
- 記憶障礙
- 面神經炎
- 腦梗死
- 腦炎
- 失語癥
- 視神經脊髓炎
- 視神經炎
- 細菌性腦膜炎
- 煙霧病
- 周圍神經炎
- 蛛網膜炎
- 坐骨神經痛
- 脊骨神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