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爾濱市普寧醫院
哈爾濱市普寧醫院始建于1956年,是隸屬于哈爾濱市民政局的國家二級社會福利事業單位,承擔著哈爾濱市8區10縣(市)“三無”(無法定監...
[ 詳細 ]
- 【類型】三級 / 專科醫院
- 【電話】0451-88083438
- 【網址】www.hrbpuningyy.cn
- 【地址】190米步行至 市政府大廈站1站乘坐 125路, 在 北岸明珠站 下車550米步行至 前進道口站 9站乘坐 215路, 在 普寧醫院站 下車50米步行至 普寧醫院
出停診公告更多>
暫無內容
醫院特色更多>
- 暫無內容
手術耗材成醫療費新"黑洞"(一)
時間:2012-10-30 15:49來源:求醫網
價格高昂的手術耗材使用率越來越高 但其使用數量和價格都難以實現有效監管。
幾百元一個的止血鈦夾、幾千元一個的切割吻合器、幾萬元甚至十幾萬元一條的心臟手術導管……近年來,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手術中使用的耗材早已不再單單是棉花、紗布等“低端產品”,而是動輒上百、上千甚至上萬元的“新式武器”。然而,這些耗材在手術中到底該不該用?該用多少?目前我國根本沒有相關使用準則,也沒有相關主管部門對醫生使用高價耗材進行監管,就連行內人士也感嘆對高價耗材有效監管的難度之大。
連日來,部分醫療器械銷售和醫療行業內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揭開了使用高價手術耗材的一系列黑幕。
揭黑:出廠價八千賣給患者兩萬六
有從事醫療器械銷售的行內人士向記者透露,醫生在不同手術中到底用多少手術耗材的彈性其實很大,目前基本是沒有標準的,也沒有人有效監管,“可以說只能由醫生憑著良心用”。
高價耗材用多用少全憑醫生良心?
以陳先生手術中使用的鈦夾為例,由于是“新生事物”,再加上每臺手術都有不同的具體情況,所以手術中到底該用多少個鈦夾為病人止血根本無法統一。“如果一個外科手術,縫合病人每一條血管,醫生都用鈦夾,那最少要幾十甚至上百個;但如果醫生只是大血管用鈦夾,小血管用線,那么有時幾個鈦夾就夠了。”
有專家指出,鈦夾、切割吻合器等新式手術耗材的出現對醫生和病人來說本來是好事,在縮短手術時間的同時也有助于減少手術意外的發生。然而,在我國目前的醫療體制和社會保障體制下,這些新式耗材無形中成了增加病人治療費用的“幫兇”。
醫生回扣抬高耗材價格
有行內人士尖銳地指出,醫生在手術中用多少耗材與耗材供應商的回扣有很大關系,“這其實和醫生開大處方、大檢查沒什么兩樣,不同的是前兩者還有衛生行政部門、醫院能監管,后者則完全無人能管。”除了用多少值得商榷之外,這些用到患者身上的上百元、上千元甚至上萬元的手術耗材真的就要這么貴嗎?
據了解,以冠狀動脈介入手術為例,進行這種手術至少需要使用的醫療器械,包括冠狀動脈支架、擴張球囊、導引鋼絲、導引導管、冠脈造影導管、動脈血管鞘等,最少也要11種,而且都是只能一次性使用的“消耗品”。有從事心臟介入手術器械銷售的“行家”告訴記者,這類心臟手術,如果使用國產普通支架,整套產品的出廠價僅為8000多元,但經銷商以近3倍的價格即23170元的高價賣給醫院,醫院再按規定加價15%后賣給患者,此時的價格已高達26645.5元。“其實中間龐大的利潤也并非是經銷商獨吞的,這當中還包括了支付給醫生、醫院的回扣。”
斂財新招:重復使用高價耗材
和動輒使用高價耗材相比,更有甚者個別醫院內部還有為牟取更多利益重復使用高價耗材的做法。據了解,近日就有一家省級醫院被發現在CT檢查中重復使用“高壓注射器”,這種注射器每個價格在100~200元左右,本來屬一次性使用產品,但是該醫院卻消毒后又重復給病人使用。
幾百元一個的止血鈦夾、幾千元一個的切割吻合器、幾萬元甚至十幾萬元一條的心臟手術導管……近年來,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手術中使用的耗材早已不再單單是棉花、紗布等“低端產品”,而是動輒上百、上千甚至上萬元的“新式武器”。然而,這些耗材在手術中到底該不該用?該用多少?目前我國根本沒有相關使用準則,也沒有相關主管部門對醫生使用高價耗材進行監管,就連行內人士也感嘆對高價耗材有效監管的難度之大。
連日來,部分醫療器械銷售和醫療行業內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揭開了使用高價手術耗材的一系列黑幕。
揭黑:出廠價八千賣給患者兩萬六
有從事醫療器械銷售的行內人士向記者透露,醫生在不同手術中到底用多少手術耗材的彈性其實很大,目前基本是沒有標準的,也沒有人有效監管,“可以說只能由醫生憑著良心用”。
高價耗材用多用少全憑醫生良心?
以陳先生手術中使用的鈦夾為例,由于是“新生事物”,再加上每臺手術都有不同的具體情況,所以手術中到底該用多少個鈦夾為病人止血根本無法統一。“如果一個外科手術,縫合病人每一條血管,醫生都用鈦夾,那最少要幾十甚至上百個;但如果醫生只是大血管用鈦夾,小血管用線,那么有時幾個鈦夾就夠了。”
有專家指出,鈦夾、切割吻合器等新式手術耗材的出現對醫生和病人來說本來是好事,在縮短手術時間的同時也有助于減少手術意外的發生。然而,在我國目前的醫療體制和社會保障體制下,這些新式耗材無形中成了增加病人治療費用的“幫兇”。
醫生回扣抬高耗材價格
有行內人士尖銳地指出,醫生在手術中用多少耗材與耗材供應商的回扣有很大關系,“這其實和醫生開大處方、大檢查沒什么兩樣,不同的是前兩者還有衛生行政部門、醫院能監管,后者則完全無人能管。”除了用多少值得商榷之外,這些用到患者身上的上百元、上千元甚至上萬元的手術耗材真的就要這么貴嗎?
據了解,以冠狀動脈介入手術為例,進行這種手術至少需要使用的醫療器械,包括冠狀動脈支架、擴張球囊、導引鋼絲、導引導管、冠脈造影導管、動脈血管鞘等,最少也要11種,而且都是只能一次性使用的“消耗品”。有從事心臟介入手術器械銷售的“行家”告訴記者,這類心臟手術,如果使用國產普通支架,整套產品的出廠價僅為8000多元,但經銷商以近3倍的價格即23170元的高價賣給醫院,醫院再按規定加價15%后賣給患者,此時的價格已高達26645.5元。“其實中間龐大的利潤也并非是經銷商獨吞的,這當中還包括了支付給醫生、醫院的回扣。”
斂財新招:重復使用高價耗材
和動輒使用高價耗材相比,更有甚者個別醫院內部還有為牟取更多利益重復使用高價耗材的做法。據了解,近日就有一家省級醫院被發現在CT檢查中重復使用“高壓注射器”,這種注射器每個價格在100~200元左右,本來屬一次性使用產品,但是該醫院卻消毒后又重復給病人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