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糖尿病的西醫治療方法
時間:2015-03-24來源:求醫網
1、孕前應予系列有計劃的教育與指導:有專業的產科咨詢醫師針對每個患者的具體情況,對患者能否妊娠及妊娠前后的處理進行詳細的指導(包括有關生育、流產、早產、子代糖尿病的發生率、先天性畸形兒發生率、巨大兒及存在的血管并發癥對妊娠的不良影響等問題),使患者充分了解到孕前至孕后整個圍生期如何控制血糖及控制血糖對減少各類圍生兒并發癥發生率的重要性,并及時解除糖尿病婦女易出現的各種憂慮,同時全面評價有無血管并發癥,權衡對母兒影響和制定相應防治措施。
2、糖尿病患者血糖、尿糖控制滿意、全身情況允許:可于計劃受孕前3個月停服口服避孕藥,以工具避**之,其中以避孕套較佳。糖尿病已控制并維持良好者才可終止避孕,并開始測定基礎體溫,以正確了解受孕日期。
3、積極控制并維持血糖代謝達到或接近正常水平:受孕前血糖水平及孕早期血糖與自然流產及胎兒畸形發生密切相關。為確保受孕前及早孕期問血糖正常,妊娠前應將血糖調整到正常水平。指導糖尿病婦女正確掌握自我血糖測定監護與處理糖尿病的知識與技術,并根據當時情況調整控制飲食,胰島素應用及注射的正確性和了解低血糖的先兆癥狀及其防治措施。
4、受孕后應做到:繼續控制與維持血糖達到或接近正常水平;鑒于孕后胎盤分泌對抗胰島素的各激素量隨孕周的進展而增加以及胰島素敏感度下降,故根據不同孕期血糖監護的結果,及時調整飲食計劃和胰島素的用量;謹慎使用一些對糖代謝有不利影響的藥物,如噻嗪類、β腎上腺素能制劑及類固醇等。
5、口服降糖藥:如甲苯磺丁脲(D860)、格列本脲(優降糖)、苯乙雙胍(降糖靈)等均能通過胎盤,導致胎兒低血糖,且文獻中有不少關于降糖藥可能致畸的報道,有些藥物穿過胎盤達胎兒與胎兒體內膽紅素爭奪蛋白結合,使膽紅素游離造成新生兒黃疸,同時雙胍類降糖藥具有導致胎兒乳酸中毒等作用,所以妊娠期不宜使用口服降糖藥,應于懷孕前停藥,改用胰島素控制血糖。
查看更多關于妊娠糖尿病的西醫治療方法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