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癥肌無力的常見檢查項目
時間:2015-07-02來源:求醫網
在很多后發的疾病當中,有不少讓患者很頭疼的疾病。重癥肌無力就是其中一種,因為它治療起來病程比較長,而且治療起來也比較麻煩,所以很是棘手。關于重癥肌無力的檢查方法有很多種,目前臨床上重癥肌無力比較常見的檢查項目有以下幾種。
1、肌肉體積和外觀注意有無肌肉萎縮及肥大,則確定其分布及范圍并作兩側對稱部位的比較。觀察有無肌束顫動。
2、重癥肌無力患者依次活動被檢關節,并對抗檢查者所給予的阻力的伸屈運動,觀察肌力是否正常,有無病態疲勞現象,應注意肌無力的部位和程度局部病變,須對有關的每個肌肉分別進行檢查。患者雙足擺正,肌無力側下肢處于外展外旋位,患側足尖較健側外旋。
3、疲勞試驗,令患者使受累肌肉作持續性收縮,如持續性上視,觀察眼瞼有無下垂;兩臂連續平舉,觀察有無上肢異常易于疲勞;下肢可令下蹲起立試驗觀察有無病態疲勞現象有為陽性。
4、肌張力測試,應讓患者盡量放松,在溫暖的環境和舒適的體位下進行,可通過觸摸肌肉的硬度及被動伸屈患者的肢體時所感知的阻力來判斷,肌張力減低時肌肉松弛,肌張力增高時肌肉堅硬度增加。
5、觀察步態
(1)搖擺步態:由于骨盆帶肌及腰肌無力,下肢及骨盆肌的萎縮,站立時使脊柱前凸以維持身體重心平衡,行走時因肌無力骨盆不能固定,故臀部左右左右搖擺如鴨行,又叫鴨步,見于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癥。
(2)臀中肌麻痹步態:一側臀中肌病變,行路時軀干向患側彎曲并左右搖擺,見于臀中肌病變,多發性肌炎,進行性營養不良癥等。
(3)先天性肌強直病:由于用力時骨骼肌強直痙攣,故當走路或跑步時,如欲當時停步肌肉張力不能立即放松而致跌倒。
查看更多關于重癥肌無力的常見檢查項目的相關常識>>
神經科疾病
- 植物神經紊亂
- 運動障礙疾病
- 神經康復
- 顱腦脊髓感染
- 重癥肌無力
- 癲癇病
- 運動神經元病
- 神經內科
- 硬化癥
- 癱瘓
- 脊髓損傷
- 脊髓空洞
- 脊髓病變
- 肌營養不良
- 肌肉萎縮
- 格林巴利
- 共濟失調
- 抽動癥
- 羊癲瘋
- 羊角風
- 頭痛
- 神經衰弱
- 腦膜炎
- 特發性震顫
- 多發性硬化
- 神經性厭食癥
- 神經炎
- 脊髓型頸椎病
- 眩暈癥
- 腦疝
- 外傷性癲癇
- 顳葉癲癇
- 原發性癲癇
- 難治性癲癇
- 額葉癲癇
- 結核性腦膜炎
- 急性脊髓炎
- 腦病
- 帕金森病
- 偏頭疼
- 帕金森綜合癥
- 肋間神經痛
- 阿爾茨海默病
- 肌營養不良癥
- 臂叢神經痛
- 不安腿綜合征
- 叢集性頭痛
- 瘋牛病
- 高血壓腦病
- 記憶障礙
- 面神經炎
- 腦梗死
- 腦炎
- 失語癥
- 視神經脊髓炎
- 視神經炎
- 細菌性腦膜炎
- 煙霧病
- 周圍神經炎
- 蛛網膜炎
- 坐骨神經痛
- 脊骨神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