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沂市中醫醫院是目前山東省地市級規模最大的綜合性中醫醫院之一,是國家三級甲等中醫... [ 詳細 ]
中醫養生原則
時間:2012-11-05 13:18來源:求醫網
在養生思想的指導下,前人在養生實踐基礎上確立了一系列的養生原則在中醫養生活動中必須掌握和遵循的一些基本法則。遵循這些基本原則,對于養生目的的實現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其主要有:調陰陽、和臟腑、通經絡、葆陰精、重養神、順天時、調氣機。
1.調陰陽 使陰陽調和,陰平陽秘,即可使人體筋脈和順,骨髓堅固,氣血暢順,內外就能協調,邪氣不能侵襲,耳聰目明。
2.和臟腑 和,調和,協調之意;和臟腑,是指使人體五臟六腑功能相對穩定和協調。由于人體的生命活動是以五臟為主體的臟腑功能的綜合反映,所以,養生首先要協調臟腑的生理功能,使其成為一個有機整體,充分發揮其生理功能。
3.通經絡 是要使人體的經脈之氣暢通無阻。人之所以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是由于經脈縱橫交錯,出入表里,貫通上下,內聯五臟六腑,外至皮膚肌肉。通過經絡的溝通和聯 系,人體的氣血才能流通,才能使臟腑相通,陰陽交貫,內外相通,倘若氣血不流通,臟腑之間的各種聯系就要發生障礙,疾病即可發生。
4.葆陰精 精,即陰精。在精氣神三者之間,精是生命的基礎,因為“精盈則氣盛,氣盛則神全”。若精虧則體弱神衰,臟腑機能失調,百邪易侵。
5.重養神 《黃帝內經》明確指出:“得神者昌,失神者亡”。中醫學認為,神是生命活動的主宰,它統御精氣,是生命存亡的根本。在生命過程中,神易于動而致耗,難于靜而內守。因此,歷代養生家有不少人都主張以靜養安神來健身防病,緩衰延年。
6.順天時 這是在中醫學“天人相應”思想指引下提出的一條重要養生原則。所謂順天時,就是通過人體內部的調節使之與外界的自然環境的變化相適應,從而保持正常的生理 功能。如果外界自然環境發生反常的變化,而人體的調節功能又不能適應時,人體內外環境的相對平衡即遭到破壞而產生疾病。
7.調氣機 《黃帝內經》中提出“百病生于氣”的論點。這里的氣是指氣機,即氣的升降出入四種運動形式,氣機的病變關系到全身的病變,要保養好生命,必須注意觀察氣在體內的運行是否正常,當升則升,當降則降,要出則出,要進則進,一定不能反其道而行之。
以上所論七條養生原則,貫穿在中醫養生活動的各個方面。一定要深刻領會各條養生原則,并靈活運用到養生活動的各個方面。這樣才能“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所以要根據不同體質選擇不同的養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