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協和,源遠流長。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前身是福州基督教協和醫院(又名Willis F. Pierce Memorial Hospital... [ 詳細 ]
煙草危害(上)
時間:2012-11-06 10:46來源:求醫網
誤區1.吸煙沒那么大危害,死不了人,有些人吸了一輩子煙也沒事,不吸煙的人還不是一樣得肺癌
解析:普通人往往只了解身邊的吸煙者患病情況,不了解全球、國內吸煙致病的數據。據調查,全球約有10億人吸煙,每年死于煙草相關疾病的有540萬人。我國約有煙民3億以上,受二手煙危害的達5.4億,每年因吸煙導致相關疾病的死亡人數高達100萬,超過了因艾滋病、結核、交通事故以及自殺死亡人數的總和。據有關專家估算,如果吸煙形勢得不到有效控制,到年,每年因吸煙導致相關疾病的死亡人數將達到200萬。與此同時,大部分吸煙者的壽命會縮短10年以上。
近50年來已有大量的科學研究證實,吸煙是肺癌、冠心病、慢性呼吸系統疾病、腦卒中等多種疾病的危險因素。煙草造成的疾病和死亡不是即時發生的,這些事件的出現常常是在吸煙后的10年到20年甚至更長時間,所以吸煙的危害常常被人們大大的低估了。的確,吸煙的人不是100%會得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慢阻肺)或肺癌,但是慢阻肺、肺癌患者中有80%~90%的人是吸煙者。癌癥的病因復雜,是遺傳、環境、行為等多方面因素作用的結果。遺傳因素無法改變,但我可以改變不良的生活行為方式。要減少患病的危險,就不要吸煙。此外,越來越多的研究均已證實,二手煙也會引發肺癌等疾病,比如感丈夫吸煙的女性患肺癌的風險明顯增高。所以即使本人不吸煙,吸入二手煙同樣會致病、致死。
誤區2.吸煙量小,沒什么癮,不會有什么危害
解析:首先,吸煙者成癮性的大小存在個體差異,吸煙量小不一定煙癮小,不少人每天的吸煙量不大,但煙癮卻很大;由于尼古丁是高度成癮性物質,95%以上的吸煙者會成癮。
其次,除尼古丁外,每支卷煙燃燒都會釋放出多種化學物質,絕大部分對人體有害,盡管吸煙量小,但如果是長期、規律吸煙的話,同樣會對身體造成危害。一項對男醫生進行的為期50年的前瞻性隨訪隊列研究發現,吸煙者與不吸煙者相比,平均早死亡約10年,60、50、40或30歲時戒煙分別可贏得約3、6、9或10年的預期壽命。
誤區3.只吸不咽,煙霧只要不吸入肺部,對身體就無害
解析:人體呼吸是機體與外界環境之間氣體交換的過程。人的呼吸過程包括三個互相聯系的環節:外呼吸,包括肺通氣和肺換氣;氣體在血液中的運輸;內呼吸,指組織細胞與血液間的氣體交換。吸煙的全過程包括以上三個互相聯系的環節,不能人為控制。吸煙時口腔、氣管、肺都需保持負壓的吸氣狀態,不可能把煙霧完全留在口腔而不進入肺部。
即便如題所說,多數煙草煙霧只進入口腔,煙草中的多種有害物質也會對口腔造成損害,輕則引起口腔潰瘍、牙齒變黃銹蝕,重則引起口腔白斑(癌前病變)、牙周炎甚至唇癌、口腔癌。口腔粘膜也會吸收煙草中的有害物質,通過血液等輸送到全身,造成危害。
“只吸不咽”的吸煙方式也會促使吸煙習慣的形成。吸煙成癮的行為是逐步形成的,不僅有對尼古丁的物質依賴,還有行為和心理依賴。一旦煙癮形成,由于人體的補償機制,吸入與否根本不由個人意愿控制,吸煙者會在不知不覺中增加實際吸入的劑量。
再者,“只吸不咽”同樣會造成二手煙,煙草煙霧可以通過鼻腔進入自己的肺部,也會對家人和周圍的人造成傷害。
誤區4.飯后一支煙,賽過活神仙
解析:飯后吸煙,尼古丁迅速地被吸收到血液,使人處于興奮狀態,腦袋飄飄然,也即出現“神仙”一樣的感覺。實際上,飯后吸煙,比平常的毒害更大。因為飯后吸煙會使人體的蛋白質和重碳酸鹽的基礎分泌受到遏制,妨礙食物消化,影響營養吸收。同時還給胃及十二指腸造成直接損害,使胃腸功能紊亂,膽汁分泌增加,容易引起腹部疼痛等癥狀。而且身體在對食物積極消化、吸收的同時,對卷煙煙霧的吸收能力也增強,吸進的有害物質也會增加。所以可以這樣說:飯后吸煙,禍害無邊。
誤區5.吸煙可以來精神,增加性功能
解析:恰恰相反,大量的科學研究證實,煙草中的有毒物質會損傷睪丸,降低性激素分泌,阻礙陰莖的血液循環,引起男性陽萎。尼古丁可以導致陰莖動脈血管發生痙攣,從而影響陰莖勃起。吸煙對勃起功能的慢性副作用會導致勃起組織發生器質性的血管生理退行性改變。由于吸煙對脊髓的神經中樞起遏制作用,會使吸煙男人性欲變弱。在陽瘺患者中,吸煙人數比例顯著高于同年齡段不吸煙者;煙吸的越多,發生陽瘺的比例越高。因此,吸煙可以增強性功能完全是無稽之談。
煙草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質還會減少精子的數量,影響精子的質量。它會殺傷精子,對精子的外形、活動力和穿透卵子的能力均有影響,造成男性不育癥或胎兒畸形。尼古丁濃度越高,影響越大。如想要一個聰明、健康的孩子,應當盡早戒煙。
誤區6.吸煙可以預防老年癡呆
解析:這個說法是沒有科學根據的。相反,科學家已證實,吸煙會顯著增加患老年癡呆的危險。美國科研人員最近發表在《內科學文獻》的論文稱:為了解吸煙與老年癡呆癥的關系,他們在年至年對名50歲至60歲的中年人進行調查,并在此后23年時間里對這些人進行跟蹤訪問。在這期間,25.4%的研究對象罹患不同類型的癡呆癥,其中人為阿爾茨海默氏癥患者,416名為血管性癡呆癥患者。研究發現,與不吸煙的同齡人相比,每天吸兩包煙的成年人患阿爾茨海默氏癥的幾率要高157%,患血管性癡呆癥的幾率要高172%,而且兩者之間的關聯不受種族、性別、高血壓、高膽固醇、心臟病、中風或體重等因素的影響。
研究人員解釋說,吸煙會造成大腦血小板凝結,從而易導致血管性癡呆癥。此外,吸煙還會造成氧化應激和炎癥等現象,從而提高患阿爾茨海默氏癥的風險。
老年癡呆癥主要分為三大類:阿爾茨海默氏癥、血管性癡呆癥、混合型癡呆癥。阿爾茨海默氏癥是指由腦變性疾病引起的癡呆;血管性癡呆是指各種原因引起的腦血管供血障礙所致的癡呆;混合型癡呆是指以上兩種情況同時存在的疾病。